深度学习视域下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探讨
石发瑞陈俊
【摘要】深度学习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整合信息、迁移知识、实践创新,最终实现意义性学习和高阶思维培养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本文通过对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的探索,力求改变当下单一化、机械化、碎片化的传统作业模式,将“教—学—评”统一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深度学习中。
【关键词】深度学习主题式作业项目式作业阶梯式作业
深度学习是指主动的、探究的、理解性的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中来解决复杂问题,进而促进学习者元认知、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的发展,是基于理解与迁移的一种主动的、高质量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它能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诊断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教学策略提供重要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作业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开展深度学习、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对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它从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导;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以上两个文件的相继颁发意味着过去单一化、机械化、碎片化的传统型作业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要迫切转变作业设计的理念。“双减”背景下的英语作业设计应当以学科大观念为指导,根据单元课程的“六要素”整合教学内容,基于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规划教学活動,并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在遵循“教—学—评”一体化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巩固类、拓展类、实践类等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作业,以达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笔者结合人教PEP版英语教材,探讨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于单元教学的整体把握,设计主题式作业
人教PEP版英语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构建整本书,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内容,虽然语篇的类型不同,但是每课时在内容上存在关联,在知识点上存在递进。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从整体出发,深入挖掘单元内部每课时之间的联系,找到单元整体教学的切入点和主线,发掘教材中蕴含的育人理念,再结合学情对所教内容进行整合、补充等二次创作,最终实现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形成结构化知识,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如果能以单元整体教学主线为引子,创设情境,设计主题式作业,不仅能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巩固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其探究能力。
笔者基于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4Weloveanimals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设置了主题式作业。
1.单元主题语境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认识动物,属于“人与自然”的主题语境范畴。笔者在整体解析文本时发现,本单元A部分涉及的动物类单词除了bear以外,其他属于“农场动物”类别,而B部分涉及的动物类单词全部属于“野生动物”类别。因此,在厘清本单元各板块内容之间的关联后,笔者将整体教学的主线定为“帮助迷路的Bear回家”。在教学中,笔者不断地创设与主线相关的情境,推进话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2.主题式作业设计思路
在进行主题式作业设计时,笔者继续从本单元的教学主线出发,以“Bear重返森林”为主题,设置相关的闯关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要将自己扮演成Bear和情境中出现的其他人物角色。
3.分课时作业设计
笔者以每课时列举一项作业为例,直观地展现本单元的主题式作业设计思路。
二、基于单元内容的整合创造,设计项目式作业
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学法,它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来开展教学活动。该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项目式作业是项目式教学法的一种具体实践。项目式教学法最初是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课堂教学中衍生出来的,现在主要运用于高校的课堂教学。虽然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无法完全套用高等教育所使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但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相对独立的、简单易操作的项目任务,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