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滨州市阳信县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5.89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7.43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滨州市阳信县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人民警察不得从事的行为有()。

A.参加社区公益劳动

B.依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C.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D.依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答案】:C

2.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传唤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

A.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居(村)民委员会

B.被传唤人所在单位或家属

C.被传唤人家属

D.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或家属

【答案】:C

3.某地一强制拆迁现场,群众殴打民警并烧砸警车。这时民警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经警告无效,可以()

A.立即使用武器

B.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C.先离开现场,等事件平息后再抓人

D.不能还手,听之任之

【答案】:B

4.小李从小成绩优异,高考时考上了他梦想的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了自己的家乡当一名人民警察,但他的弟弟因高考落榜,高中毕业后就在当地社会上混,前天李某的弟弟慌张的跑回家说自己参加了黑社会组织的绑架活动,现在其他参加的人都被警察逮捕了,他不想被逮捕,求小李帮他瞒过去,小李不忍心看自己的弟弟被逮捕,就利用职务包庇了自己的弟弟,面对这一情形小李面临的处分是()。

A.开除

B.辞退

C.记过

D.警告

【答案】:A

5.甲为满足性欲,通过利用虚拟女性头像和送Q币的方式,与小女孩(13岁)视频聊天,诱骗小女孩脱光衣服让其观看。后甲将在聊天过程中摄取的小女孩的8张裸体相片上传至微信群(50人群)供群友浏览,共计点击100余次。经鉴定,甲上传的照片属淫秽物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应以猥亵和传播淫秽信息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B.对甲应以传播淫秽物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C.对甲应以传播淫秽信息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D.对甲应以猥亵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答案】:C

6.《监察法》规定,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应当依法予以(),不得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

A.甄别

B.重新取证

C.排除

D.鉴定

【答案】:C

7.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A.怀孕的

B.六十周岁以上的

C.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

D.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

【答案】:A

8.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强迫交易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A.乙反复纠缠华某,迫使华某高价买下乙出售的山寨手机

B.甲威胁刘某,低价买入刘某出售的西瓜

C.丙强拉硬拽,把陈某拉进店里进行饮食消费

D.丁在路上拦截谢某,持刀威胁谢某用1000元购买其随身携带的钥匙扣

【答案】:D

9.本案中,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问的法律依据()。

A.《刑事诉讼法》

B.《刑法》

C.《人民警察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答案】:C

10.民警在下班期间,看到贾某的钱被李某抢走所实行的行为体现了公安民警的哪一个职业道德()

A.严守纪律

B.热诚服务

C.团结协作

D.忠诚可靠

【答案】:B

11.《监察法》规定,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依照规定(),由二人以上进行。

A.出具证件,出具书面通知

B.出具证件

C.出示工作证

D.出具书面通知

【答案】:A

12.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对违法嫌疑人使用强制传唤的,()

A.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B.应当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C.不得使用警械

D.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答案】:A

13.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检举揭发他人实施的一起恶性抢劫杀人案件,从而使案件得以侦破,对孙某2年期满以后,可以减刑为()。

A.15年以上25年以下有期徒刑

B.20年有期徒刑

C.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25年有期徒刑

【答案】:D

14.在国家赔偿中,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止。

A.16周岁

B.18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答案】:B

15.国家赔偿案件中,经行政复议机关复议的,()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行政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行政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A.最终

B.以后

C.最初

D.最后

【答案】:C

16.办案人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