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毕节市织金县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6.28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7.94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毕节市织金县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辅警应当严守工作纪律,规范履职,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行为规范的是。()

A.值班备勤期间溜岗去办私事

B.对工作中遇到或发现突发、重大情况,立刻报告

C.工作期间用语文明、行为得体、精神饱满、举止端庄、履职规范

D.有事外出提前书面请假并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不擅自离岗或事后请假

【答案】:A

2.《监察法》规定,被调查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监察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向()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A.中级人民法院

B.人民法院

C.省级人民检察院

D.上级人民检察院

【答案】:B

3.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宣传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保护群众、组织群众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社区民警老赵下列行为属于公安群众工作中组织群众的是()。

A.为方便上班居民,周末召集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免费修理家用电器

B.为解决辖区大龄男女青年婚姻问题,开展未婚男女青年联谊活动

C.为方便老人求助,把自己的联系电话和照片做成挂历免费发给辖区老人

D.为辖区安宁,动员并培训辖区治安志愿者开展辖区安全防范工作

【答案】:D

4.张某持刀企图强奸女青年兰某,兰某奋力抵抗,在夺刀的过程中将刀刺入张某动脉导致张某失血过多死亡。对兰某的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

B.意外事件

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

【答案】:A

5.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本质区别,它与后者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

【答案】:C

6.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

A.90日

B.1个月

C.30日

D.60日

【答案】:C

7.治安管理处罚法所确定的数过并罚原则是()。

A.限制加重原则为主、并科原则为补充的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

C.并科原则

D.并科原则为主、限制加重原则为补充的原则

【答案】:D

8.下列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中进行鉴定,说法错误的是()。

A.多人参加鉴定,鉴定人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B.指派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鉴定指定书

C.重新鉴定,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

D.对鉴定意见,侦查人员应进行审查

【答案】:B

9.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日。

A.三十

B.十五

C.二十

D.六十

【答案】:C

10.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

A.可以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B.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

C.可以暂缓执行决定和命令

D.可以中止执行决定和命令

【答案】:B

1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不能作为行政处罚实施机关的是()。

A.规范性文件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B.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委托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组织

C.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D.法律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答案】:A

12.在办理胡某故意伤害案时,需要辨认人对胡某进行辨认。如果用照片进行辨认的话,照片数量不得少于:

A.10

B.9

C.5

D.7

【答案】:A

13.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公安机关应当()。

A.予以吊销许可证

B.予以取缔

C.予以撤销

D.予以警告

【答案】:B

14.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B.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

C.适用范围不同

D.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答案】:D

15.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罚款的执行表述正确的是()。

A.被处50元罚款,被罚款人有异议的,人民警察应当当场收缴

B.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C.罚款的执行一律实行罚缴分离

D.在交通不便地区应当实行当场收缴

【答案】:B

16.下列情形中,不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