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2025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院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组织是管理的职能,它包括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结构、()。
A、组织机构
B、组织类型
C、组织原则
D、组织文化
答案:D
解析:组织包括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要素。故选D。
2.小明刚满13岁,是某乡镇中学初一的学生,因学习成绩差屡次在学校打架闹事被学校劝退。对此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学校有权开除表现不好的学生
B、学校不得以“劝退”的方式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C、学校不能开除差学生,但可以以“劝退”的方式让其主动离开学校
D、学校的行为有违道德但不违法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由此可知,学校无权开除学生。B项正确、C项错误,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由此可知,九年义务教育是属于强制性的,相关部门包括学校,应当依法保护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的方式,来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D项错误,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三)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故选B。
3.人际关系理论的诞生是从()开始的。
A、霍桑实验
B、工作环境实验
C、福利待遇实验
D、参与管理实验
答案:A
解析:人际关系理论的诞生是从著名的霍桑试验开始的。故选A。
4.20世纪60年代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提出(),为我们对于不同个体特征和内部与外部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比较研究提供了基础。
A、期望理论
B、强化理论
C、公平理论
D、行为矫正模型
公平理论是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工作积极性影响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研究了内部和外部两种类型的社会比较对象,特别是在虚拟的工作环境下。C项正确。A项: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强化理论是过程型激励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首先提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失。因此管理者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
5.下列各项中,属于天然孳息的是()。
A、鸽子产下的鸽子蛋
B、出租房屋所得租金
C、破壳而出的丑小鸭
D、山楂树树上的山楂
答案:A
解析:选项B,法定孳息;选项C,鸭蛋本身不复存在,不符合原物出产新物的关系,所以丑小鸭不是鸭蛋的孳息;选项D,山楂未与山楂树分离,属于山楂树的一部分。故选A。
6.用一杯水救一车着了火的柴禾而无济于事,谓之杯水车薪。如今在一些地方,通过新技术,只需一瓶矿泉水的水量,就能使一辆汽车洁净如新,不妨称之为“杯水车新”。“杯水车新”说明()。
(1)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客观联系
(2)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必然能建立起事物间的新的具体的联系
(3)事物的人为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4)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A、(1)()4
B、(2)()3
C、(1)()2
D、(3)()4
答案:D
解析:D项符合题意:“杯水车薪”说的是“杯水”解决不了“车薪”的问题,而“杯水车新”中“杯水”解决了“车新”的问题,原因在于人类的新技术的使用,人类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让“杯水”和“车新”产生了联系。所以(3)(4)的说法符合题干的意思。故选D。
7.()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重要的体现,也是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A、爱岗敬业
B、遵纪守法
C、举止文明
D、办事公道
答案:A
解析:爱岗敬业是对各行各业工作人员最普通、最基本的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核心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