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11月安顺市直遴选面试真题附详解.docx
文件大小:43.85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6.35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11月安顺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你自认为过去取得过哪些重大成就?

【答案】:老实说,我刚从学校毕业,在工作方面还没有任何成就。只是有一个暑假我和几位同学担任义务工作时,辅导一批有智力障碍的儿童,教他们说话、带他们游戏、帮他们洗澡、哄他们睡觉……虽然做的都是些琐事,但大家都尽心尽力,忘记了辛苦。最后从孩子们亲切而又感激的表情上,我感到兴奋,也颇有成就感。解题思路:所谓“重大成就”,并非都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很多应试者面对这种问题时常常不知如何应对,他们被“重大成就”吓住了,由于找不出自己的重大成就,于是只好支支吾吾,闪烁其词,这会使得主考官觉得应试者乃平庸之辈。假如应试者能够认识到平凡中的伟大,相信一定能从容应答。老实说刚才学校毕业在工作方面不能说对公司有多大的成就只是做到主管只有在大学时的义务工作让我记忆犹新,我毕业于长春大学有特教专业的本科学校只有2所我们学校是其中之一有专门的为残疾人开设的课程,我们学校很多聋哑人和盲人,大2的时候我参加了帮助大一盲人新生的义务工作,负责接送他们上下课购物和吃饭,甚那一年夏天暴雨中的招聘会,一个大专女生拿着各种证书:有英语的、计算机的、学生处的、团委的、优秀证书、社会活动鉴定却被众多企事业单位拒之门外。她很激动,哭着对我喊:谁都不考虑专科生,国家为什么培养我们。我当时也很难过对她说:你不要激动,我马上给你解决问题。我们找到当时在场的的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反映情况。解决问题至陪他们去厕所等生活事物,虽然都是些琐事但是我尽心尽力忘记了辛苦。

【解析】这是一道公务员面试中关于自我认知的题目,旨在了解考生对自身过去成就的认识和总结能力。破题点“重大成就”并非局限于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凡工作中展现的价值和意义同样可视为重大成就。考生应突破“重大成就”字面的束缚,学会从平凡经历中挖掘亮点。答案分析工作成就方面:考生坦诚自己刚毕业,工作上暂未对公司有突出贡献,仅做到主管职位,态度诚实且务实,不夸大成绩。义务工作成就:考生分享了两段义务工作经历。一是暑假和同学辅导智力障碍儿童,包括教说话、带游戏、帮洗澡、哄睡觉等琐事,虽繁琐但尽心尽力,从孩子的感激表情中获得成就感,体现了考生的爱心、耐心以及在平凡工作中收获满足的能力。二是大二时帮助大一盲人新生,负责接送上下课、购物、吃饭及陪上厕所等生活事务,同样是在平凡小事中尽心尽力。这些经历突出了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展现了其在面对平凡工作时能认真负责、全身心投入的品质。解决问题经历:提到在招聘会上帮助大专女生解决被拒的问题,找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反映情况,体现了考生面对他人困境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正义感。总结这是一个较好的回答。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挖掘自身经历,尤其是从平凡义务工作中体现出的良好品质和能力,符合公务员应具备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同时,在工作成就方面的坦诚表述也显示出考生的真实和理性。不过,考生可在回答中进一步总结从这些经历中获得的对未来工作有帮助的经验和启示,使回答更加完善。作答建议-总结经验:回答中应简要总结从义务工作和解决问题经历中获得的经验,如团队合作、责任感、服务意识等对公务员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岗位:将自身经历与报考岗位相结合,阐述这些经历如何让自己更适合该岗位。-逻辑清晰:在阐述经历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连接词或过渡语,使回答逻辑更加清晰。

2、孔子日:“不教而罚(诛)谓之虐。”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1)对于一个群体、一个人,必须先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其分清是非曲直、对错善恶,然后再立规矩,对非的、曲的、错的、恶的加以处罚。而教和罚中,应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补充,若本末倒置,那就是对人的一种施虐。(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以教育为主,辅以适当的处罚,从自觉和强化的角度来规范人的行为,来维护社会治安,弘扬社会良好风气。(3)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在队伍管理过程中,也应该先建章立制,通过健全完善的制度,明白无误地传递给下属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提倡做、什么禁止做。先从教育人手,对屡教不改者,再施以处罚的手段。对于一个群体,一个人,必须先加以引导和规范,使其分清是非曲直,对错善恶,然后再立规矩,对非的,曲的,鹅的加以处罚,而贾玉峰中银乙前者为,

【解析】题干分析“不教而罚(诛)谓之虐”出自孔子,这句话强调了在管理、教育等情境中,教育引导应先于惩罚,若不经过教导就直接惩罚是一种暴虐行为。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这一理念的理解,以及能否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尤其是公务员工作场景中的分析能力和价值观念。答案解析核心观点明确:答案开篇直接表明“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清晰地阐述了对题干观点的认同,让考官迅速了解考生立场,体现出坚定的价值判断。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