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亳州市谯城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6.72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8.11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亳州市谯城区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派出所两民警开展便衣反吧巡逻时,出示人民警察证后依法盘查甲,甲称无法辨别警察证真伪,要求出示执法证,民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告知甲警察证是警察身份的合法证明并要求其配合

B.立即通过指挥中心联系附近穿着警服民警到现场协助

C.将人民警察证交给甲仔细核对并向其讲解识别方法

D.一人返回派出所换警服后,再返回现场对甲进行盘查

【答案】:A

2.《监察法》规定,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应当依法予以(),不得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

A.鉴定

B.重新取证

C.甄别

D.排除

【答案】:D

3.某日下午15:00,甲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将一名迷路老人接回派出所安置,并通知其家人接回。老人儿子称有事在身要求派出所将老人送回家。派出所提出因警情较多,无法马上安排人手护送,17:00后可以护送老人回家。老人的儿子不能接受,当即向110报警台投诉,称派出所不作为。甲县公安局警察大队对此投诉恰当的处置措施是:

A.通知派出所自行与老人儿子协商解决问题

B.要求老人的儿子立刻接老人回家

C.责令派出所克服困难马上送老人回家

D.告知老人的儿子派出所无违规情形

【答案】:D

4.矛盾纠纷解决后,民警及时对张某进行回访。回访中,民警在其家中发现猎枪一支。张某自称枪支系其丈夫生前所购买,用于猎取野兔。民警现场对猎枪的处置措施正确的是()。

A.销毁

B.收缴

C.查封

D.扣押

【答案】:B

5.在设卡盘查车辆时,有一辆情况不明的小轿车突然冲卡,如何处置比较妥当()。

A.立即向上级或指挥中心报告相关情况,请求其他卡点民警进行拦截

B.立即向该轿车开枪射击

C.在原地向司机喊话,要求停车

D.立即驾车跟踪冲上去强行拦截

【答案】:A

6.甲在某市有一套空置的住房,让朋友乙无偿居住,以帮其看管房子。乙购买了传真机、电脑等设备,利用该住处销售“私彩”,并将这些情况告诉甲。甲也经常询问乙经营“私彩”的情况。后乙销售“私彩”的行为被某公安派出所查获。公安机关对甲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为赌博提供条件给予甲治安管理处罚

B.甲的行为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其没有营利目的,应减轻处罚

C.甲没有以营利为目的,其行为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以赌博罪给予甲刑事拘留处罚

【答案】:C

7.在盗窃案件中,被侵害人出具的被盗物品的购买发票属于()

A.物证

B.鉴定意见

C.书证

D.被侵害人陈述和其他证人证言

【答案】:C

8.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对违法嫌疑人使用强制传唤的,()

A.不得使用警械

B.应当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C.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D.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答案】:D

9.治安管理处罚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力,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社会治安的一种重要手段。

A.刑事

B.行政

C.经济

D.民事

【答案】:B

10.商贩甲违章占道,城管队员乙扣留了其太阳伞,并告知其到城管大队接受处理,但甲置之不理。一日酒后,甲打听到城管队员乙的家庭住址,随即到乙家索要太阳伞。双方发生争执,乙用叉子将甲的头部打破,致轻微伤。对于甲、乙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A.乙的行为构成殴打他人

B.甲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

C.甲的行为构成非法侵入住宅

D.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答案】:A

11.下列不属于辅警招聘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平等

B.法治

C.公平

D.择优

【答案】:B

12.甲经营一家旅店,聘请乙为前台登记的服务员,聘请丙为门卫。黄某携带大量的烟花爆竹入住该店,当时甲、乙、丙都在场,乙和丙见甲未加提醒和制止,也就没有吭声。晚上民警对旅店进行检查时在黄某房间发现了大量烟花爆竹。本案中,应以不制止住宿旅客带入危险物质行为予以处罚的人员是()。

A.甲

B.甲、乙

C.乙、丙

D.甲、乙、丙

【答案】:D

13.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的目标初步实现,()的笼子越扎越牢,()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A.不能腐

B.不能腐

C.不想腐

D.不敢腐

【答案】:D

14.辅警不得从事以下哪类工作?()

A.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B.禁毒宣传教育

C.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

D.社区警务工作

【答案】:A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