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项目教程(第3版)教案14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doc
文件大小:619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35千字
文档摘要

编号:LNJD-PR08-RE08

授课方案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技术

单元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第周

第周

第周

星期

星期

星期

第节

第节

第节

授课章节

项目: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能力目标:能识别单结晶体管及电路结构,会分析电路

素质目标:团队协作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能识别电路图;

难点:会画电路波形图;

教学地点

普通教室□一体化教室□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实验室□企业现场□其他

教学方法及手段

常规教学□启发式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

项目教学■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其他

Ⅰ组织教学

维持秩序、准备上课、教学计划

Ⅱ教学复习导入

交流技术

Ⅲ新课讲授

触发电路概述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单结晶体管自激振荡电路

Ⅳ.课后小结和预习

教学后记

授课内容

Ⅰ组织教学

维持秩序、准备上课、教学计划

Ⅱ教学导入

复习导入

提问:可控整流器的组成,让学生思考,回忆,

上黑板画结构图

Ⅲ新课讲授

一、触发电路概述:

(1)对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要求

①触发信号常采用脉冲形式。

②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功率。

③触发脉冲电压的前沿要陡,要求小于10μs,且要有足够的宽度。

④触发脉冲与晶闸管阳极电压必须同步。

⑤触发脉冲满足主电路移相范围的要求。

⑥还要求触发电路具有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温度稳定性好等性能。

(2)常见的晶闸管触发电压波形

重点介绍由单结晶体管组成的触发电路,具有简单、可靠、触发脉冲前沿陡、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温度补偿性能好等优点,讨论:

重点介绍

由单结晶体管组成的触发电路,具有简单、可靠、触发脉冲前沿陡、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温度补偿性能好等优点,

讨论:

什么脉冲对应的是什么情况,适合什么环境?

二、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2.1单结晶体管的结构

单结晶体管又称双基极管,它是一种只有一个PN结和两个电阻接触电极的半导体器件。单结晶体管结构、符号和等效电路如图2.47所示。

2.2单结晶体管的测量

根据单结晶体管的结构,单结晶体管e极和b1极或e极和b2极之间的正向电阻小于反向电阻,一般rb1>rb2,而b1极和b2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相等,约为3~10KΩ。

(1)用万用表判别单结晶体管的管脚极性

判断单结晶体管发射极e的方法是:把万用表置于R×100挡或R×1K挡。

重点讨论的问题:单结晶体管的峰点P和谷点V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单结晶体管b1和b2的判断方法是:把万用表置于R×100挡或R×

重点讨论的问题:

单结晶体管的峰点P和谷点V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用万用表判别单结晶体管性能的好坏

2.3单结晶体管的伏安特性

结论:①峰点P是单结晶体管由截止到导通的临界点,要想使单结晶体管导通,在其发射极所施加的电压ue必须大于或等于峰点P电压UP。②谷点是特性曲线上对应单结晶体管稳定工作的最低点,要想使单结晶体管截止,在其发射极所施加的电压ue必须小于谷点V电压Uv。

三、单结晶体管自激振荡电路

设电源未接通时,电容C上的电压为零。电源Ubb接通后,电源电压通过R2、R1加在单结晶体管的b2,b1上,同时又通过电阻r、R对电容C充电。当电容电压uC达到单结晶体管的峰点电压UP时,e-b1导通,单结晶体管进入负阻状态,电容C通过rb1、R1放电。因R1很小,放电很快,放电电流在R1上输出第一个脉冲去触发晶闸管。

当电容放电使uC下降到Uv时,单结晶体管关断,输出电阻R1的压降为零,完成一次振荡。放电一结束,电容器重新开始充电,重复上述过程,电容C由于τ放<τ充而得到锯齿波电压,R1上得到一个周期性尖脉冲输出电压。

重点讨论的问题:过程是什么?电阻R作用?电阻r作用?

重点讨论的问题:

过程是什么?

电阻R作用?电阻r作用?

电阻R1作用?

电阻R2作用?

电阻r作用:电阻r起限流作用。

电阻R1作用:R1是电路的输出电阻。

电阻R2作用:R2是温度补偿电阻。

四、具有同步环节的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分析清楚过程。

Ⅳ.课后小结和预习

小结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