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给水设计计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给水系统设计概述
02
用水量计算基础
03
管网系统设计要点
04
设备选型与配置
05
节能环保措施
06
设计审核与验收
01
给水系统设计概述
建筑给水基本概念
指将符合水质标准的水送至建筑物内部各用水点的系统。
给水系统的定义
按供水方式分为自来水供水系统、加压供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等。
给水系统的分类
包括引入管、水表节点、管道系统、用水设备、附件等。
给水系统的组成
保证供水安全
确保水质不受污染,满足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01
经济合理
在满足供水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系统造价和运行费用。
02
节能环保
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降低能耗。
03
易于维护管理
系统布局合理,方便日常检查、维修和管理。
04
设计原则与目标
相关规范标准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提供建筑给水设计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确保供给用户的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对给水系统的施工和验收提出具体要求。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推广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降低水资源浪费。
02
用水量计算基础
住宅用水定额
根据居住人数、用水设施及用水习惯等因素确定每个住宅单元的用水量标准。
公共建筑用水定额
根据建筑类型、规模、功能等因素,确定各类公共建筑用水定额。
工业用水定额
根据生产工艺、设备、产品等因素,确定工业企业的用水定额。
分级标准
按照地区、行业或用水性质等因素,将用水定额划分为不同等级,便于管理和实施。
用水定额与分级标准
最高日/时用水量计算
最高日用水量
在设定的用水条件下,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大日用水量,通常用于计算储水池容积和供水管道直径。
01
最高时用水量
在设定的用水条件下,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大小时用水量,通常用于计算供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和压力。
02
计算方法
根据用水定额、用水变化规律及系统特点,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如概率法、负荷法等。
03
设计秒流量当量计算法
在设定的用水条件下,系统所需的最大瞬时流量,通常用于计算供水管道的管径和流量。
设计秒流量
将不同用水设备或用水单元的流量转化为同一基准条件下的流量,便于统一计算和设计。
当量计算法
确定用水设备或用水单元的流量、确定基准条件、进行当量计算、得出设计秒流量。
计算步骤
03
管网系统设计要点
管网布置形式分类
混合式管网
结合环状和枝状管网特点,供水可靠性高,管道长度和投资适中。
03
管道以树枝状分布,供水可靠性稍差,但管道长度和投资较小,适用于小型给水系统。
02
枝状管网
环状管网
管道连接成闭合环形,水流路径多,供水可靠性高,但管道长度和投资较大。
01
流量
确定管道设计流量,作为选择管径和计算管道水头损失的依据。
流速
合理确定管道流速,避免管道内水流过快或过慢,影响供水效果和管道安全。
管径
根据流量和流速确定管道直径,保证供水能力和管道承载能力。
水头损失
计算管道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确保管道供水压力满足要求。
水力计算参数确定
最不利点压力校核
校核方法
采用计算或实测方法,确定给水系统最不利点的压力。
01
校核目的
确保系统在最不利条件下仍能满足供水要求,保证供水稳定性。
02
校核结果处理
若最不利点压力不满足要求,需调整管道布置、管径或增设增压设备等措施。
03
04
设备选型与配置
根据系统所需压力及管道水头损失,计算水泵的扬程。
水泵扬程
根据流量和扬程,计算水泵所需功率。
水泵功率
01
02
03
04
根据给水系统设计流量,确定水泵的流量。
水泵流量
依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水泵型号和规格。
水泵选型
水泵参数计算选型
水箱/水池容积设计
根据系统用水量、水泵流量和供水时间等因素,确定水箱或水池的容积。
容积确定
为确保供水稳定性,需在水箱或水池设计时预留一定的容积裕量。
容积裕量
根据水箱或水池的容积和安装要求,进行结构设计,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结构设计
减压阀组配置方案
减压阀调试
减压阀组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调试,确保减压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03
根据减压阀的流量特性和系统需求,确定减压阀组的配置方式和数量。
02
减压阀组配置
减压阀选型
根据系统工作压力和减压要求,选择合适的减压阀型号和规格。
01
05
节能环保措施
采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节水型便器冲洗阀等。
节水龙头
节水器具选用标准
选用双档节水型坐便器,冲洗水量不大于6升。
节水型便器
采用节水型淋浴喷头、智能淋浴控制系统等。
节水淋浴设备
如洗衣机、洗碗机、热水器等也应选用节水型产品。
其他节水器具
可再生能源利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
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为建筑提供热水供应。
雨水收集利用
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处理后用于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