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油气藏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潜力评价方法 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1.12 M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1.81万字
文档摘要

1

《油气藏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潜力评价方法》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2025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5]3号)制定本标准,国家标准《油气藏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潜力评价方法》以计划编号T-469下达,下达日期2025年1月27日。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牵头制定,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提出并归口,制定周期12个月,完成期限为2026年1月27日。

2、起草单位及工作分工

标准制定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牵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研究总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参与起草。编写组成员包括袁士义、高明、吕伟峰、朱庆忠、王正茂、刘皖露、刘朝霞、孙盈盈、郭智、王锐、康晓东、李忠诚、叶鹏、尹恒飞、杨勇、张世明、贾军红、郑胜、李宜强、李军诗、韩江晨、杨永智、韩海水、项东、

2

魏江飞。

表1起草工作组任务分工

序号

起草单位

工作内容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总体负责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承担油气藏筛选要求及分级方法、封存潜力预测及关键参数取值方法、源汇匹配分析等内容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

总体把关标准大纲及框架

3

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

总体负责标准的试验验证

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参与油藏封存潜力计算

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研究总院

油气藏地质体筛选原则

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井筒完整性评价评价方法

7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增油增气潜力预测方法

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风险分析等

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参与油气藏筛选封存潜力计算

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参与碳源筛选等内容

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参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3、起草过程

(1)立项阶段(2024年4月~2025年3月)

——2024年4月10日,由第一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交《油气藏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潜力评价方法》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

——2024年6月21日,由第一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完成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组织的立项答辩。

——2025年1月27日,正式下达标准编制任务。

——2024年4月~2025年3月,起草组对国内外CCUS潜力评价的技术发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对标准的主体技术内容和验证方法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标准工作组讨论稿。

3

(2)草案阶段(2025年3月19日~2025年6月14日)

——2025年3月19日,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组织召开《油气藏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潜力评价方法》起草工作启动会暨技术研讨会,第一起草单位对标准的编制说明和工作组讨论稿向编写组汇报,各参与起草单位展开讨论,提出存在问题及修改完善建议,讨论确定标准技术内容、标准结构、关键技术指标,对标准修订工作进度安排和任务分工达成一致意见。

——2025年3月20日~2025年4月15日,编制工作组按照启动会的专家意见完善标准相关内容,由第一起草单位汇总形成标准草案。

——2025年4月17日,第一起草单位组织专家审查讨论标准草案,针对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起草组按照讨论会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补充和完善。

——2025年4月28日,第一起草单位再次组织专家审查讨论标准草案,针对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起草组按照讨论会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补充和完善。

——2025年5月26日,起草单位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前的专家审查会。会后,起草组按照专家意见和建议完善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2025年6月5日,起草组将最终的征求意见稿发送至秘书处,秘书处审查征求意见稿合规性及规范性。

(3)征求意见阶段(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