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建筑安全生产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汲取及使用管理规定》中规定,建设单位在签定施工合同后至工程开工前,应将安全文明施工费中的()拨付给施工单位。
A、30%
B、60%
C、50%
D、20%
正确答案:C
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具有()承担。
A、相应资质的单位
B、施工企业
C、建设单位
D、合同中约定的单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这样才能确保安装、拆卸工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资质不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高切坡或基坑锚杆支护作业中,锚杆的水平间距不宜小于()。
A、1m
B、1.5m
C、2m
D、2.5m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锚杆的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这是为了保证锚杆支护的效果和稳定性,避免间距过小导致相互干扰等问题,过大又会影响支护的整体作用,1.5m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的较为合适的间距值。
4.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
A、≥0.1s
B、≤0.1s
C、0.2s
D、≤0.2s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0.1s,这样能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所以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0.1s。
5.起重机司机每天对钢丝绳的观察应特别注意钢丝绳与()处。
A、钢丝绳接头
B、卷筒缠绕
C、设备的固定
D、滑轮缠绕
正确答案:C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在拆除工程施工()日前,将其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A、7
B、10
C、30
D、1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相关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7.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的,要经工地()同意。
A、施工负责人
B、班组长
C、安全负责人
D、公司经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等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设施,不得擅自拆动。若确实需要拆动,必须经过工地施工负责人同意,因为施工负责人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施工安排全面负责,能够综合考虑拆动这些设施对施工安全及进度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做出合理决策。班组长主要负责带领班组进行具体施工操作,安全负责人侧重于安全管理和监督,公司经理一般不会直接管理施工现场具体设施的拆动事宜,所以要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8.()能够防止钢丝绳在传动过程中脱离滑轮槽而造成钢丝绳卡死和损伤。
A、吊钩保险
B、钢丝绳防脱槽装置
C、超高限制器
D、力矩限制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钢丝绳防脱槽装置的作用是防止钢丝绳在传动过程中脱离滑轮槽,避免出现钢丝绳卡死和损伤的情况。而力矩限制器主要用于限制起重机的起重力矩;超高限制器用于限制起重机吊钩的上升高度;吊钩保险是防止吊钩意外脱钩的装置,它们都不具备防止钢丝绳脱离滑轮槽的功能。
9.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
A、项目经理
B、技术员工
C、相关企业领导
D、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涵盖范围较广,包括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各类人员,不仅仅是相关企业领导、技术员工、项目经理等特定岗位人员。
10.拆除()模板时,为避免突然整块塌落,必要时应先设置临时支撑,然后进行拆除。
A、承重结构
B、柱
C、楼板
D、墙
正确答案:C
11.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标准。
A、行业
B、国家
C、地方
D、企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模板支撑架时,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时,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