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审计目的
为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合规性,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效益,防范和控制工程造价风险,本方案旨在通过对工程造价的内部审计,全面评估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审计范围
1.工程项目立项阶段的工程造价;
2.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
3.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4.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
5.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审计内容
1.立项阶段的工程造价审计
-审查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工程造价估算是否合理;
-审查项目立项决策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
-审查项目投资估算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审计
-审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否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
-审查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变更后的工程造价是否合理;
-审查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3.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审计
-审查施工合同中工程造价的约定是否合理;
-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签证,变更后的工程造价是否合理;
-审查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是否符合规范,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
-审查工程结算的编制是否符合规定,结算金额是否合理。
4.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审计
-审查竣工结算的编制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审查竣工结算的编制程序是否合规,结算内容是否完整;
-审查竣工结算的审核程序是否到位,审核意见是否合理。
5.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计
-审查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是否到位;
-审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
-审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
四、审计方法
1.查阅资料法:查阅工程项目的相关文件、合同、设计图纸、结算资料等,了解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
2.现场勘查法:对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核实工程量、施工质量等。
3.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项目、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分析其合理性。
4.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工程造价进行评估。
五、审计步骤
1.准备阶段:成立审计小组,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方法,制定审计方案。
2.实施阶段:按照审计方案,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审计,收集相关证据。
3.报告阶段: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整改阶段:督促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报告进行整改,跟踪整改效果。
六、审计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1周;
2.实施阶段:2周;
3.报告阶段:1周;
4.整改阶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七、审计人员及职责
1.审计组长:负责审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和监督;
2.审计员:负责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
3.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审计资料;
4.专家:负责对工程造价进行专业评估。
八、审计结果及处理
1.审计结果:审计报告应详细列出审计发现的问题、原因、改进意见和建议。
2.处理措施: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求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
-对重大问题,应报告上级领导,并提请相关部门处理;
-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应进行跟踪审计。
九、附则
1.本方案由审计部门负责解释;
2.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方案为示例性质,具体审计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2篇
一、审计背景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准确性,加强工程造价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特制定本工程造价内部审计方案。
二、审计目的
1.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防止和减少工程造价失控现象。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工程造价行为。
3.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风险。
4.促进工程造价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提升。
三、审计范围
1.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审计
2.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审计
3.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审计
4.工程造价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审计
四、审计内容
1.工程造价编制依据的合法性、合规性审计
2.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完整性审计
3.材料价格的市场调研、取定合理性审计
4.人工费、机械费、措施费的取定合理性审计
5.工程造价变更的合理性、合法性审计
6.工程造价结算的准确性、合规性审计
7.工程造价争议解决的处理程序、结果审计
8.工程造价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审计
9.工程造价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审计
五、审计方法
1.文件审查法:审查工程造价相关文件、资料、报表等。
2.实地考察法:对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