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部桥梁下构修复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萍洪高速项目第一分部
2013年3月20日
—1—
萍洪高速项目一分部下构修复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 2-
1、编制原则 2-
2、编制依据 2-
二、施工总体概况 3-
1、工程简介 3-
2、桩基修复工程清单及处理方法 4-
3、管理机构 4-
4、机械进场情况和计划安排 5-
5、劳动力安排 5-
6、原材料 6-
三、修复施工方案 7-
1、准备工作 7-
2、桩基清孔 7-
3、构件钢筋除锈防锈处理 7-
4、钢筋接长处理 7-
5、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处理 9-
6、混凝缺陷(破损、缺失)修补 10-
7、垫石龟裂处理 11-
8、盖梁底部夹泥处理 11-
四、质量保证体制 11-
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1-
2、组织保证措施 13-
3、建立健全质量自检系统 13-
4、施工保证措施 13-
六、安全保证体制 15-
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5-
2、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15-
3、安全设计制度 15-
4、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5-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8-
1、文明施工 18-
2、环境保护 19-
萍洪高速项目一分部下构修复施工方案
—2—
萍洪高速项目一分部下构修复施工方案
一、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
1、编制原则
A、遵守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全面响应合同文件,认真贯彻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指令和要求。
B、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依据施工总承包合同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有关施工规范和标准。
C、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实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D、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
E、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技术、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的优化处理,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
F、实施江西省高速公路项目标准化管理指南。
2、编制依据
2.1根据业主要求,本次复工按照原施工图设计时执行的规范、标准、规定,将损毁的工程修复至停工界面状态。
2.2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颁布施行的有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的文件,及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
2.3行业内通行的先进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
2.4《公路桥梁加固设计方案》JTG/TJ22-2008;
2.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2.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2.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萍洪高速项目一分部下构修复施工方案
—3—
2.10《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
2.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此次桥梁修复施工除参照以上施工标准执行外,尚要遵循其它相关国家及地方规范及标准。
二、施工总体概况
1、工程简介
本施工段全线长7300m,起讫桩号为KO+000-K7+300,划分为A1与A2标段,A1标段起于萍乡市安源经济开发区叶家坳村,桩号为KO+000,与320国道(桩号K43+400)相接,经大树下、杨梅岭、光冲、炭坡,在K3+495下穿昌金高速公路(昌金高速公路桩号K506+336)设置双山互通(一级定向型枢纽互通),经泉塘下至本标段终点K4+700桩号与A2标段起点相接,A1标段长4.700km。A2标段起点桩号为K4+700,线路于K4+991.227进入分离式路基,经下家冲、宋家冲后进入明山岭,设置明山分离立交,路线穿越明山岭设置明山隧道,本标段为明山隧道前半部分,至K7+300桩号与A3标段起点相接,路线全长2.600km,其中整体式路基0.291227km,分离式路基2.308773km。路线经过了上栗县福田镇。
结合桥位处地形、地质和场地条件等特点,考虑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