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概述 1
2.设计依据 1
3.1场地地形、地貌 1
3.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 2
3.3场地地层结构 2
3.4水文地质条件 3
3.5场地的地震效应 3
4.基坑概况及设计参数的选取 4
4.1基坑概况 4
4.2设计参数的选取 4
5.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5
5.1基坑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5
5.2设计参数 5
5.3基坑设计 5
5.4土钉支护设计 5
5.5.土钉施工技术要求 9
6.防排水设计 14
7、变形监测 16
8.设计说明及建议 19
附图:1)设计总平面图1张
2)设计详图5张
附件:设计计算书
中西结合医院消防水池基坑支护
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1页
中西结合医院消防水池基坑支护
1、概述
因工程建设需要,需在新建住院楼旁边开挖消防水池,水池深度6.5-7.0米,靠新建住院楼一侧因设计了积水坑,基坑深度为7.0米,受中西结合医院的委托我公司对该基坑进行了基坑支护设计。
2.设计依据
(1)《德阳市中西结合医院住院楼》;德阳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土地钉支护技术规范》(GJB5055—2006);
(8)《水文地质手册》(地质出版社,1978.4);
(9)总平面图。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绵远河以东,地势平坦,微地貌单远属绵远河1级阶地,由冲洪积物沉积而成。
中西结合医院消防水池基坑支护
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页
3.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
场地区在区域构造上属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的川西坳陷和川东台拱区的结合部,为龙门山前坳陷区。挽近时期西部以间歇性缓慢下降,东部以间歇性缓慢上升为特征。西部属成都断陷盆地,其下有广汉-德阳和绵远河谷隐伏断裂。北部为绵阳帚状构造带,多形成宽缓的背向斜。东部属龙泉山背斜的北东倾没端和合兴场环状构造带,后者由两个帚状构造和一系列宽缓背、向斜组成。地基岩土层位连续,无论从区域地震地质背景还是从场地的工程地质总体特征而言,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3.3场地地层结构
从勘察成果分析,场地内土层由洪积物而成,勘察深度内主要由表层的填土(Q?m1)及中下部(Q?a1+P1)粉土、砂、砾卵石组成。沉积韵律较为明显,由浅至深沉积颗粒渐渐变大。砂卵石中的含泥量由上至下逐渐减少,砾卵石一般呈微~中等风化程度。
a、杂填土:黄褐色,松软,主要为建筑垃圾及粘土回填,含植物根系,无实际工程意义。单层厚度0.4~3.7米。
b、粉土:黄褐色。稍湿,软散,为砂质粉土,夹粉细砂团块或条带,局部缺失。单层厚度0.5~0.9米。
c、中砂:灰褐~灰色,松散~稍密,上部含泥质,见石英、云母,单层厚度0.3~2.0米。
d、圆砾:灰~灰白色,稍密,充填物心中粗砂为主,单层厚度0.3~5.8米。
中西结合医院消防水池基坑支护
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3页
e、卵石:灰~灰白色,稍湿,~饱和,分为稍密~中密~密实三个亚层,卵石粒径2~5cm,个别稍大,母岩以花岗岩、砂岩、灰岩为主,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呈微~中风化程度,充填物为中粗砂及圆砾。单层厚度0.3~大于8.0米。
3.4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期间地下水为枯水期,场地地下水位于地表下5.8~6.1米左右,绝对高程为480.16~480.26米左右。地下水类型为砾卵石孔隙潜水,年变幅1.0米左右,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和绵远河补给为主。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水温为19℃左右。地下水的化学性质PH值7~8之间属中性水,总硬度15~25德国度属中硬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
据区域水文资料地下水、土对砼、砼中钢筋无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