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任务在于使学生了解人与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
影响,理解人对建筑环境在各个方面的要求,并掌握必备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设计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建筑环境控制的有关理论和技术设计方法;
2.了解关于建筑环境的现行标准、规范
3.掌握建筑环境的评价方法。;
建筑环境学的基本内容
1.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内容和方法;建筑环境
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重要影响作用。
2.室外气候:室外气候特征,建筑对区域性气候
的影响(热岛现象、局地环境、楼房风等)。
3.建筑热湿环境: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作用、围
护结构的传热传湿、负荷与得热的关系、人
体与外界的换热、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
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人体的热舒适评价。;
4.室内空气品质:度量室内空气品质的指
标和方法;室内污染物来源、种类及
对人体的危害;房间通风量的确定、空气年龄等;通风与建筑物布局和通
风口位置的关系。
5.建筑光环境:光的基本度量单位;舒适
光环境要素、建筑光环境与热湿环境
的关系、天然采光及人工照明设计。;
6.建筑声环境:声音的度量与听觉特征;噪
声评价方法和标准室外声环境的改善方法;室内吸声减噪法原理及计算;隔声
效果的度量与隔声罩和隔声屏的应用;消声器性能评价与分类;隔振与阻尼。;
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6学时
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9学时
第四章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9学时
第五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7学时
第六章建筑光环境5学时
第七章建筑声环境5学时
第八章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2学时;
本章主要学习要点
1、建筑环境学的发展历程及产生的背景
2、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章主要学习内容
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
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建筑环境学的特点。;
§1-1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位
§1-2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1建筑环境学的作用与地位
1.建筑环境学:
概念: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
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
2.建筑环境学面临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建筑环境学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a.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矛盾目前建筑能耗中,空调占50%;照明占33%;
b.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问题
室内空气品质的恶化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
※案例1:北京居民家,1998年7月装修房子一年后,
室内甲醛超标20倍,他本人得“喉乳头状瘤)2001年8月将装修公司告上法庭,为我国第一例因装修而打的官司。
案例2:北京全市抽查,6座新建写字楼发现NH?超标率达80.56%,O?超标率达50%,甲醛超标率达42%。
案例3:北京每年发生有建筑材料中毒事件约400余起,中毒人数1万余人,慢性中毒约有10万人。
※案例4:我国2000年的一次抽查中(国家卫生部与建设部环保部门的抽查中)发现不合格率占68%。;
§1-2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建筑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与气流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
研究方法
1.在建筑学专业的范畴内进行;
2.从生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3.从环境学的角度研究,即从人与环境的关系来进行研究。;
“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包含多门学科内容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
※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由单纯的建筑设备向
建筑环境系统转化的一个产物。;
本章学习要点:
1.掌握影响室内环境的几个外扰因素
2.室外大气环境的特点及其与室内环境的相对关系
3.了解微气候与室外气象参数的相互影响;
§2-1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2-2太阳辐射
§2-3建筑物的配置和外形与日照的关系
§2-4室外气候;
太阳位置常用两个角度来表示:
÷太阳高度角β—太阳方向与
水平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A—太阳方向的
水平投影偏向南的角度
确定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
是为了进行日照时数,日照
面积,房屋朝向和间距及房
屋周围阴影区范围等的设计。;
÷一.基本概念
※二.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三.日照的作用与效果;
※1.太阳常数:指太阳与地球之间为年平均
距离时,地球大气层上边界处,垂直于阳光射线的表面上,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