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足球趣味化发展
【摘要】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它也是儿童教育内涵的应有之义。基于“童玩课程”,寻求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选取学生较为喜欢的小足球作为研究对象,把足球和富有童趣的游戏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童玩”在足球教学中的价值,让学生以“童玩”的形式把枯燥乏味的技术、技能在玩的过程中自然掌握,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足球学习,提高足球技能。
【关键词】童玩足球技能趣味化
一、课程缘起——“童玩”足球的源起
足球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占了重要的地位,水平一是熟悉球性,水平二和水平三是足球基础技术的学习。灌输式的教学效果比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提升足球趣味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足球技术的学习,童玩是指中国传统民俗中富有童趣的游戏方式,这里的“童玩”是指体育课堂中让学生享受童趣、提高学习兴趣的活动方式。
(一)问题审视:分析足球教学之现状
在校园足球盛行的大背景下,针对我校体育教学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我校体育教学中足球基础技能趣味化教学及学生动作技能学习的现状,分析现有教科书中有关足球技能内容的分布、构成及教学建议,发现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及影响因素,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价值取向:探寻童玩足球之优势
从理论上来说,体育新课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可接受程度,确定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任务,但在实际教学中,足球的技术、技能教学没有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递进关系,滞后或者超越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都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这里着眼于“童玩”对小学足球基础技能趣味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从小处入手,针对个体、环境和任务因素动态的交互作用对动作发展的影响关系,探讨小学足球基础技能趣味化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以面向既有共性阶段特征又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实施有效的体育教学。通过实践研究,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的高效发展,为“童玩足球”微课程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从“足球技术学习”走向“童玩足球”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喜欢踢足球,但不喜欢学习足球技术,对足球的理论知识也缺乏一定的兴趣。通过讨论和分析发现,原因是教学时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单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了“童玩足球”课程,确定了以下目标:
(1)使学生对足球课程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提高学习足球的兴趣,促进学生足球基本技术、技能的提高,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2)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足球课程观念,增强课程意识,提升教师对“童玩”在教学中的作用的认识,重视足球基础技能的趣味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确定“童玩”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并在小学足球基础技能教学中加以运用,寻找能促进儿童足球技能提升的“童玩”形式,形成有效的趣味化足球技能培养的课堂教学范例,积累足球课程研究草根化的经验,丰富足球教学理念。
三、课程架构——明确主题“童玩足球”
对足球基础技能趣味化因素的研究,应建立在教师对“童玩”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学时应淡化竞技体育意识,忽略技术动作细节,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教学内容见下表:
四、课程实施——“玩”让足球技能学习活起来
玩是孩子的天性,纯粹的灌输式教学在学生主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收效甚微,只有把技术、技能真正用起来,那学习才是有效的、成功的。教师可以把“童玩”的一些项目结合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边玩边学习某个技术动作。把所学技术技能动作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技能学习活起来。
(一)开发足球“童玩”课程
1.熟悉球性游戏
最常用的球性练习有颠球、踩球、拉球等。笔者在教学实踐中发现,其实球性练习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通常学生对熟悉球性练习提不起兴趣。因此,笔者通过总结实践经验,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熟悉球性的游戏方法,如与“朋友”跳舞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原地单脚踩球、与“朋友”亲密接触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各部位颠球。
2.运球游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运球技术的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教师一味地强调技术动作要领,反而会适得其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教学经验,教师应勤反思、勤思考,开发适合于学生年龄特征的运球游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笔者开发了一些运球游戏,如图形运球、直线迎面运球接力、追逐运球、协作运球等。
3.抢球游戏
在比赛中抢断球是防守的唯一目的。在教学中,针对这一方面的练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笔者通过学生练习中出现的一些灵感,开发了一些抢球游戏,如鸠占鹊巢、抢截球游戏、斗牛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抢球技术要领。
4.射门游戏
射门是足球比赛的唯一目的,能否把球射入对方球门是比赛输赢的关键。但在足球比赛中,射球进门是很困难的,因此在平时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