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有思想的表达:指向综合素质培养的学习方式.docx
文件大小:40.9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3.8千字
文档摘要

有思想的表达:指向综合素质培养的学习方式

【摘要】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学习方式要向着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实践性学习方向变革。有思想的表达,因其需要经历“探究思想”和“表达思想”两次实践学习过程,因而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也有利于通过具体、多样的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施有思想的表达,能够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实施有思想的表达,能够促进每个学生的深度学习;实施有思想的表达,能够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有思想的表达学习权深度学习综合素质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无论就男性或女性来说,我认为实际上只能划分为两类人:有思想的人和没有思想的人,之所以有这种区别,差不多完全要归因于教育。因此,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培养有思想的学生的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形成、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呢?笔者认为,把思想培养和表达能力形成结合起来,实施有思想的表达,是指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学习方式。

表达是将思想(思考)所得的成果用语言、文字、图形、图表、制作、创作等方式反映出来,是思维的外化、物化,是思想的交流和传播。有思想的表达,则包括了有想法的表达,指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深度的表达,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系统的表达,指向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有创意的表达,指向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实施中倡导有思想的表达,与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课业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合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成为拥有学术心态的自主学习者”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

一、实施有思想的表达,能够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

深度学习,首先得优先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学生的学习权不仅仅表现在人人有学上,学校里开全课程、上足课时,更表現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课堂上,多数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问、学生答,但学生听了没有、听了多少,思考了没有、思考到什么程度,教师并不关注。如此,依据学情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话,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就是一句笑话……因此,实施有思想的表达是一种理想的教学选择。

(一)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外化、物化

学生学习时的思考、思索是看不见的,但如果教师借助某种介质,就可以让思考看得见。这种介质包括很多,如练习本、学习单、思维导图、学具、玩具等,只要让学生借助这些学习介质动手做——做练习题、写学习单、画思维导图、摆学玩具等,学生的思维就运行起来了;也只有让学生动手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外化、物化,也才能反馈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动脑不一定动手,但动手一定会动脑”,因此,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手来才能让思维外化、物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

(二)让每个学生的思想交流、传播

学生是学习经验、生活积累等各不相同的个体,因此,其学习思考也各不相同,或直白或深入、或别出心裁或深谋远虑,这种种差异恰恰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最好资源。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需要教师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即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共同体内所有学生的发展“荣辱与共”;要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共同体内有伙伴发展不好“我有责任”;要培养学生主动请教的习惯,成长和进步就是在质疑问难中悄然发生的。当学生思想顺利地交流起来、传播起来,学习就真正发生了!这是进行有思想的表达的结果,它在保障学习公平的同时,促进了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实施有思想的表达,能够促进每个学生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本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指“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如何完成任务,而不对其提供明确的程序设定”,但因为深度学习不仅可以赋能机器人,更是人类发展的核心能力,所以被引申到了教育领域,且被更加广泛地使用。深度学习强调:学习不再是简单复制知识或机械记忆知识,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地学习新知识;学习需要连接真实世界的、面向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并通过“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做出自己的选择”来起作用;要“培养更加独立自主的思想者,让他们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去应对大学、职场和整个世界的时代需求”;学会学习,即在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或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情景问题中学习新知识、建构生成新知识……这些深度学习的目标或任务,因有思想的表达既重视学习结果的表达,又重视学习过程的表达,因而比较好实现。

(一)有思想的表达,重视学习结果的表达

有思想的表达,其本质就是一种学习“产出”,如讲演、稿件、题解、图表、图画、编程、制作等。重视学习结果的表达,就实现了学生从“听讲”学习到“实践”学习的突破,就实现了深度学习——因为单纯听讲只能学到知识,只有这些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实践时才能形成关键能力,才能转化为核心素养;重视学习结果的表达,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促成高质量的“产出”。

重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