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口语交际:落实语文要素的“综合场”.docx
文件大小:40.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3.31千字
文档摘要

口语交际:落实语文要素的“综合场”

【摘要】“口语交际”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语文知识习得、语文技能提升与生活经验之间架起了桥梁。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教材资源,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落实语文要素,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探索。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的“口语交际”为例,从教学目标的新定位、教学内容的新认识、教学过程的新构建等方面对这一板块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口语交际综合育人语文要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口语交际”的目标阐述如下: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一目标的表达侧重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体系,清晰地定位了“口语交际”学习是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口语交际”与课文并列,其涵盖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多个领域,某种程度上来说,落实语文要素,“口语交际”板块就是一个丰富的“综合场”,充分解读这一板块的教材内容,发掘其育人价值,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每一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而据笔者观察,实际教学实施现状与我们的期待还略有差距,部分教师对于这一板块价值认识还不够充分,觉得无实质性内容,常常使“口语交际”学习内容成为“走过场”的环节。笔者基于三年级“口语交际”板塊教学,对于这一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实施,有以下思考和收获:

一、教学目标:在转变认识中实现全新定位

“口语交际”不被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家对于这一板块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到位。我们都清楚,口语交际是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一种途径,很多时候它是通过说话的艺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出它的实践应用性,同时也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阵地。再深入思考,口语交际价值不仅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口语交际的学习更充分体现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纵观三年级四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培养目标,“耐心听别人讲完”“懂得尊重不同的想法”“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注意说话的语气”……这些关键目标培养既关照了三年级学生综合素养的年段培养要求,更关照了学生人文素养、文明素养的长期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在目标制定、内容设计、过程互动、评价提升等各个环节立足本年段学生口语交际培养目标,从全面育人的角度,落实每一次口语交际教学。在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中,让语文要素落地,打造语文学习的“综合场”,充分展现语文学习成果的魅力,真正实现“小板块”的“大作为”。例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三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这一课的口语交际需要学生去观察和发现身边的“小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看法,同时还要学着汇总小组的意见作表达。对于这一口语交际的教学,我们在进行教材解读及目标定位时,既要关注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习得一定的观察方法,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表达观点的能力,学会提炼观点、有序表达等。如此看来,基于综合育人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制定就要更加全面、准确,要有年段感、提升度。

二、教学内容:在精准解读中形成整体认识

纵观统编版教材,大家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基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材的整体性与结构性的设计与编排。因此,即使是会被忽视的“口语交际”,我们在实施日常教学时,首先要在教材内容呈现“整体有机”的认识关照下,对教学资源进行整体性、关联性的解读。以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有四个单元安排了“口语交际”内容(详见下表)。

在整体梳理的基础上,可以对三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整体有机的解读定位。不难发现,四个口语交际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下特点:第一,内容设计与学生兴趣及生活紧密关联。第一单元的“春游去哪儿玩”,开学伊始,正是万物迎春时节,这一交际内容的涉及与当前时令紧密相连,学生本就向往着能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而这一口语交际内容的安排给予了学生这一表达契机,让他们“心有所往,言有所表”,吸引他们参与进来、投入进来。第二,内容设计与学生阶段发展目标相契合。三年级的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意识焕发时期,对周围的世界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与表达愿望,思辨能力初步启蒙。第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设计很好地给予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展示、思辨表达的平台。第三,内容设计与单元学习内容整体关联。看似口语交际是独立内容,实则这些口语交际内容都与本单元的学习紧密联系,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七单元尤其明显。第一单元在感受季节美好的基础上,寻找感悟春天的美好,再来进行推荐,这就是一个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观察与表达的转化;第八单元的“趣味故事会”正是处于“有趣的故事”主题单元,前期课文中故事的学习正好为学生讲故事做好铺垫,为开好“趣味故事会”打下坚实基础。正如一位小学语文专家所说,统编版教材每一处的学习都是下一个学习内容的“垫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