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
文件大小:118.4 KB
总页数:16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5.53万字
文档摘要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开开心心上学去

2我向国旗敬个礼

3这是我们的校园

4平平安安回家来

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

5老师您好

6拉拉手交朋友

7上课了好好学

8课余生活真丰富

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

9作息有规律

10吃饭有讲究

11对人有礼貌

12玩也有学问

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

第13课我们小点儿声

第14课人人爱护公物

第15课我们不乱扔

第16课大家排好队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开开心心上学去

项目

内容

教材分析

《开开心心上学去》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的开篇之作。教材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洁明了的文字,全方位展现了小学生上学的场景,涵盖认识新同学、熟悉校园环境、知晓学校活动等内容。旨在助力学生快速适应小学新环境,构建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与热情,为后续的校园生活与学习筑牢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全新的环境和生活满怀好奇与期待。但因年龄小、适应能力弱,面对小学相对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学习要求,易产生兴奋、紧张、不安等复杂情绪。他们活泼好动,偏好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多数学生虽对上学有一定认知,然而在与同学、老师相处,以及适应校园规则等方面尚需系统引导与学习。

课标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切感受上学的快乐,迸发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

2.知识与技能目标:精准认识学校的环境与设施,熟知上学的基本要求。

3.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观察、交流、游戏等多元活动,高效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清晰认识学校环境,迅速适应学校生活。

2.教学难点:深度培养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逼真的学校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上学氛围。

2.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与合作活动,全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3.故事讲述法:讲述趣味盎然的上学相关故事,充分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

2.收集小学生上学的视频、校园图片、有趣的上学故事音频等素材。

3.制作校园各个区域的卡片、学习用品卡片、课堂规则卡片等。

4.准备校园模型、角色扮演道具,如书包、文具等。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师生互动:教师热情洋溢地开场:“亲爱的小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啦!大家开心吗?谁能勇敢地站起来,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一下成为小学生后的奇妙感受?”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亲切的交流,瞬间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同时初步了解学生对上学的认知与感受。

2.认识学校(15分钟)

参观校园(借助校园模型)

师生互动:教师手持校园模型,手指各个区域,细致讲解:“小朋友们,看!这是我们漂亮的教学楼,大家每天都会在这里学习知识;这大大的地方是操场,我们可以尽情玩耍、锻炼身体。”随后,带领学生在教室里模拟参观校园路线,让学生指出模型中对应的区域。

设计意图:利用校园模型,将抽象的校园环境直观呈现,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校园布局的认知,为实地参观做铺垫,增强学生对校园的向往。

认识教室

师生互动: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教室,指着教室的设施一一介绍:“这是我们上课用的黑板,老师会在这里给大家讲好多有趣的知识;这是你们的桌椅,要摆放整齐哦。现在,请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和同桌打个招呼,互相认识一下。”学生找到座位后,同桌间交流姓名、爱好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教室环境,认识同桌,减少陌生感,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助力学生更快融入班级生活。

认识老师

师生互动:教师微笑着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道德与法治老师,会和大家一起度过很多快乐的学习时光。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其他任课老师,他们都很厉害,会教给大家不同的本领。”介绍完后,邀请学生说一说想对老师说的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老师,增进师生间的亲近感,培养学生尊重老师、主动与老师交流的意识。

3.上学的准备(10分钟)

学习用品

师生互动:教师展示学习用品卡片,提问:“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的卡片,谁能说出这是什么学习用品?它有什么用呢?”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拿出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向同桌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交流,帮助学生明确各类学习用品的名称与用途,培养学生整理学习用品、自我管理的能力。

生活用品

师生互动:教师拿出水杯、纸巾等生活用品,说道:“小朋友们,在学校里,这些生活用品可少不了。大家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到它们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用品在校园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自我照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