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 人人爱护公物》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6.6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81千字
文档摘要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4课人人爱护公物》教学设计

项目

内容

教材分析

《人人爱护公物》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中的重要一课。教材紧密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展开,通过展示教室、操场、图书馆等校园场景中的桌椅、黑板、体育器材、图书等公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公物的概念与范围。同时,教材呈现桌椅乱画、门窗破损等公物被损坏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爱护公物问题的关注与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探讨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今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踏入校园,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与新鲜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各种公物,但对公物的概念较为模糊,尚未充分意识到爱护公物的必要性。此年龄段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易受周围环境和他人行为影响。因其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可能因好奇或无意而损坏公物。所以,借助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爱护公物,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课标目标

1.道德品质素养:培养学生责任感与公德心,使其明确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树立正确价值观,懂得珍惜公共资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心理健康素养:通过参与爱护公物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与成就感,培养积极心态;让学生在爱护公物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提升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3.社会责任素养:使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小公民的责任,共同维护公共环境与秩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爱护公物行动中学会与他人协作,为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4.文化基础素养:了解不同文化对爱护公物的重视及做法,拓宽学生文化视野;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倾听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清晰认识什么是公物,全面了解校园内的公物及其作用;深刻明白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切实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与习惯。

2.教学难点:有效促使学生将爱护公物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长期坚持养成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自觉做出爱护公物的正确选择。

教学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认识公物及损坏公物的现象,增强感性认识。

2.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就爱护公物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激发思维,促进交流,培养合作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体验法: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爱护公物的过程,加深理解,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收集校园里各类公物的高清图片、损坏公物的图片及爱护公物的动画视频,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2.准备“爱护公物小明星”评选表格、小红花、小奖状等小奖品。

3.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爱护公物承诺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校园美丽景色的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校园,漂亮吗?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激发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用美丽的校园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轻松氛围,为引出爱护公物主题做铺垫。

2.认识公物(10分钟):

展示教室、操场、图书馆等场景中有代表性公物的图片,如桌椅、黑板、篮球架、图书等,提问:“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图片,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什么作用呢?”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认识。

教师总结:“像这些为我们大家共同使用,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物品,就是公物。”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图片,让学生清晰认识公物,了解其种类和范围,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3.公物的重要性(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果我们的校园里没有了这些公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展示一些因缺少公物或公物损坏导致不便的图片或简短视频,如没有桌椅只能站着上课、水龙头损坏无水可用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公物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观看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思维能力,深刻体会公物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增强珍惜之情。

4.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及后果(10分钟):

展示桌椅被刻画、墙壁被乱涂乱画、体育器材损坏等不爱护公物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这些行为对不对呢?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引导学生讨论不爱护公物带来的不良后果,如缩短公物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影响他人使用等。

设计意图:以真实图片引发学生反思,培养分析能力和责任感,使其认识到不爱护公物行为的错误性和危害性。

5.爱护公物的方法(10分钟):

讲述小明爱护桌椅,桌椅“感谢”小明的小故事,提问:“同学们,从小明的故事里,你们学到了什么爱护公物的好方法呢?”鼓励学生积极分享。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更多爱护公物的具体方法,如使用完公物及时归位、发现公物损坏及时报告老师等。

教师总结并强调爱护公物的要点,如正确使用、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