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5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项目
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过好校园生活”展开,《老师,您好!》作为其中一课,着重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和日常付出,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激发尊敬老师的情感,为学生今后的校园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是学生顺利适应校园生活的重要一环。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面对新环境和新老师,他们既充满好奇又略带陌生与羞怯。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与老师的相处模式相对较为宽松、随意。进入小学后,需要建立新的师生交往模式。此时,他们渴望与老师亲近,但可能不太清楚如何正确表达,也较难理解老师工作背后的辛苦与付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老师、尊敬老师。
课标目标
1.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师长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听从老师教导的良好习惯。
2.健全人格:激发学生喜欢和老师交往的情感,增强学生与老师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中感受温暖与关爱,促进学生积极健康人格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老师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帮助学生养成尊敬老师的行为习惯,如见面主动问好、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教导等;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日期和意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老师表达祝福与感谢。
2.难点: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真正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和付出,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难以深刻体会老师在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方面的辛勤劳动,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形象的事例和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从而发自内心地尊敬老师。
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展示老师在课堂上授课、课后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场景,让学生更形象地感知老师的工作,增强学生对老师工作的认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与尊敬老师相关的小游戏,如“礼貌用语接龙”,老师说出一个与尊敬老师有关的礼貌用语,如“老师好”,让学生接着说,如“老师您辛苦了”,通过游戏活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如模拟在校园里遇到老师、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等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如何与老师正确交往,引导学生做出尊敬老师的行为。
教学准备
1.收集老师在不同场景工作的图片、视频,如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谈心等。
2.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含教师节的介绍、尊敬老师的小故事等内容。
3.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用于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
4.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如模拟老师的小帽子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老师》,引导学生安静倾听,提问:“歌曲里唱的是谁?”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歌曲,积极回答问题,说出歌曲唱的是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欢快的歌曲,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老师。
2.认识老师(10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老师在不同场景工作的图片,如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老师在做什么,你们觉得老师辛苦吗?”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图片,积极发言,描述图片中老师的行为,并表达自己对老师是否辛苦的看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老师上课要一直讲话很辛苦,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批改作业要写很多字很辛苦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老师的工作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老师的日常付出,初步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为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奠定基础。
3.了解教师节(10分钟)
教师活动:通过课件展示,讲解教师节的日期(9月10日)和意义,提问:“在教师节这一天,我们可以为老师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了解教师节的相关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可以给老师送花,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可以给老师写一张贺卡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教师节这一特殊节日,知道设立教师节是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师节向老师表达祝福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4.尊敬老师的行为(10分钟)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听从老师教导等场景,如请一位同学扮演老师,其他同学扮演学生,模拟在校园里相遇的情景;之后引导学生讨论:“还有哪些行为是尊敬老师的表现?”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在模拟场景中展现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等行为;在讨论环节,踊跃发言,说出自己认为尊敬老师的其他行为,如上课认真听讲、不打扰老师工作等。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尊敬老师的行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讨论环节则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尊敬老师的行为表现,促进学生将尊敬老师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5.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