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29篇).docx
文件大小:77.07 KB
总页数:6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5.4万字
文档摘要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2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2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篇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数的世界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最大约数都是自身。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二)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找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数的奇偶性

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比较图形的面积

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

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

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

1、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2、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3、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动手做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

2)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但把高画在底边延长线上在小学阶段不要求。

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

2)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