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学习目标;图2.1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1.概念;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意义;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该时期,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镇化现象。;思考:
逆城镇化出现使得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萎缩,产业出现空心化现象,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有些大城市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表现:①城市外围地带的人口显著增加;
②在大城市周边建设了一系列卫星城和工业区;
③市区范围明显扩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较快。;;;;;课堂练习;一、判断题
1.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镇人口数量。()
2.城镇化可促进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对城镇化没有影响。()
3.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还处于较低水平。()
4.城镇人口增加是城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5.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问题较发展中国家多。()
二、选择题
读广东省城镇体系演化示意图,
回答1~2题。
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
的顺序依次排列是()
A.a—b—cB.b—c—a
C.c—a—bD.b—a—c;2.图中显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有()
①城镇人口增多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提高
③城镇数量增多④城镇空间规模扩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英国伦敦都市区由内到外
可分为核心区、内伦敦和外伦
敦(卫星城镇)3部分,是世
界上城镇化进程最早的区域之
一,经历了“城镇化→郊区城
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的发展历程。右图示意19世纪
至21世纪初内伦敦和外伦敦的
年代人口增长率变化。;课堂练习;1、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原???: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化水平高,改革开放初期受国家政策倾斜,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较高。;我国城镇化的特点;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