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6月广东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明远高中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赴外招聘教师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55.96 K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1.77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2025年6月广东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明远高中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赴外招聘教师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被告(被申请人)负举证责任的是()。

A、行政诉讼中,证明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B、民事诉讼中,对原告提出建筑物发生倒塌致人损害的侵权事实,被告给予否认的

C、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所受损害的事实

D、行政复议中,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证明曾经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而该机关未履行的

答案:B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的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应由被告负举证责任。根据上表中关于原告承担举证责任情形的介绍可知,A、C、D三项均在原告举证的范围之内。故选B。

2.下列行政绩效中,属于政府的经济绩效的是()。

A、政府对市场运行及市场主体的规范

B、政府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贯彻

C、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导向和推进

D、政府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答案:A

解析:行政绩效包括经济绩效、政治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A项正确,政府的经济绩效主要体现为:①政府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成效;②政府对经济的增长和稳定发展方面的导向作用;③政府对市场运行及市场主体的规范;④政府为经济发展提供的软、硬环境和服务。B项错误,“政府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贯彻”属于政府的政治绩效。C项错误,“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导向和推进”属于政府的文化绩效。D项错误,“政府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属于社会绩效。

3.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

C、是否具有新的形势和新的特点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D

解析: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也不能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是否具有新特点,以及它的力量是否强大,它发展得是否完善。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故选D。

4.按照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包括()。

A、法定正式公文

B、通用公文

C、非法定正式公文

D、绝密公文

答案:B

解析:根据形成和适用的具体公务活动领域的不同,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与专用公文,通用公文主要是指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当中所规定的15种公文文种;专用公文主要是指在一定的专业机关或专门的业务活动领域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形成和使用的公文,比如照会、国书等。故本题选B

5.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答案:C

解析:本知识点为识记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故选C。

6.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出现一个人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

A、减数效应

B、刘易斯拐点

C、需求弹性

D、边际收益率

答案:B

解析: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选项B正确。需求弹性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边际收益率就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取得的收益。边际收益率就是指单位产品边际收益与单位产品售价的比率,选项D不符合题意。选项A也不符合题干的内容。因此,本题应选B项。

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

7.组织中的创新可以分为渐进式创新和破坏式创新,对于两种创新,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破坏式创新的效果往往优于渐进式创新

B、破坏式创新只适合于技术创新,不适合于组织创新

C、渐进式创新的效果往往优于破坏式创新

D、渐进式创新往往更容易成功

答案:C

解析:渐进式创新指通过不断的、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最后实现管理创新的目的。破坏性创新(激进式创新)是一种与主流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创新活动,它的破坏威力极为强大,一般成果的企业都难以适应这类创新带来的挑战。因此,渐进式创新的效果往往优于破坏式创新。因此,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8.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