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2025年6月广东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面向应届毕业生赴外招聘教师1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成语中蕴含的科学常识,解释错误的是()。
A、破镜难圆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引力很小
B、如坐针黏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与压强成正比
C、釜底抽薪液体达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则沸腾受阻
D、以卵击石物体所受的压强超过限度则可能被损坏
答案:B
解析:A项正确,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重圆”。B项错误,如坐针毡指的是像针那样比较小的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会增大;所以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二者成反比。C项正确,釜底抽薪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灭掉火源,使液体不能继续吸热,从而使液体沸腾受阻。D项正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因此,以卵击石,卵和石受到的力都是相同的,压力=压强×受力面积,物体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破坏。所以鸡蛋会破,石头不会破。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公共管理是以()为目标。
A、国家利益的实现
B、集体利益的实现
C、公共利益的实现
D、群体利益的实现
答案:C
解析: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公共管理的目标。故选C。
3.社会的货币化程度,是指()。
A、金融资产总额与实物资产总额的比重
B、GNP中货币交易总值所占的比例
C、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D、各经济部门拥有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总额
答案:B
解析:社会的货币化程度又称货币化率,是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劳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故选B。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被称作()。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小篆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秦始皇统一文字的了解。在秦朝,为巩固统治,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是当时统一推行的标准字体,其线条规整、结构整齐。楷书、行书出现时间较晚,隶书在秦朝并非统一文字。所以答案选D,即小篆。
5.王某将李某打成重伤,发现李某失去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了李某的钱包,钱包里有3000元现金,王某将其占为己有。关于王某取财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侵占罪
B、构成盗窃罪
C、抢夺罪
D、构成抢劫罪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不同罪名的界定。王某将李某打成重伤后临时起意拿走钱包,此时李某已失去知觉,王某的取财行为并非基于暴力胁迫,不构成抢劫罪。侵占罪要求合法占有后变为非法占有,王某一开始并非合法占有钱包,不构成侵占罪。抢夺罪是公然夺取,本题也不符合。盗窃罪是以秘密窃取的方式获取财物,王某趁李某失去知觉拿走钱包,构成盗窃罪。
6.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机密文件
B、秘密文件
C、绝密文件
D、保密文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公文的密级中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其中秘密公文是指含有一般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公文;机密公文是指含有重要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绝密公文是指含有最重要的秘密,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绝对地将知情人限定在极小范围内,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故正确答案为A。
7.《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所说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
A、采用的生产技术
B、采用的科学成果
C、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D、采取的经营方式
答案:C
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所说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故选C。
8.二零二四年冬天供暖季,太原市人民政府需要就冬季供暖事项向辖区内各级各部门发文,要求各部门按照要求贯彻落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文字号应当是:并政发〔2024〕第××号
B、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C、公文标题应当使用一号小标宋体
D、如有多个附件,则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公文格式的相关知识。在公文处理中,如有多个附件,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这是规范的做法。A选项,发文字号不应有“第”字;B选项,并非所有公文都要标注签发人姓名;C选项,公文标题一般用二号小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