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1.42 M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4.77千字
文档摘要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则复数的虚部为(????)

A.2 B. C. D.

2.已知向量,,,若A,C,D三点共线,则(????)

A. B. C. D.

3.在中,,,则角A的大小为(????)

A. B.或 C. D.或

4.已知向量,,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A. B. C. D.

5.在中,若,则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6.某数学兴趣小组成员为测量某建筑的高度OP,选取了在同一水平面上的A,B,C三处,如图.已知在A,B,C处测得该建筑顶部P的仰角分别为,,,,米,则该建筑的高度(????)

A.米 B.米 C.米 D.米

7.已知向量,满足,,若对任意实数x都有,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8.已知在锐角三角形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多选题

9.已知,都是复数,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若,则 B.

C. D.

10.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的问题,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现有满足,且,则(???)

A.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

B.的周长为

C.若的角平分线与交于D,则的长为

D.若E为外接圆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

11.已知平面向量,,,,满足,,,,,,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的最大值为14 D.

三、填空题

12.若,则的最大值为.

13.如图,在矩形中,,,点为的中点,点在边上,若,则的值是.

14.设G为的重心,满足.若.则实数的值为.

四、解答题

15.已知复数(R),为实数.

(1)求;

(2)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且为实系数方程的根,求实数的值.

16.如图,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

(1)求的值;

(2)若为边上一点,且,求的长.

17.如图,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是边的中点,点在边上,且满足与交于点.

(1)试用表示和;

(2)若,求.

18.在面积为S的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求C的值;

(2)若,求周长的最大值;

(3)若为锐角三角形,且AB边上的高h为2,求面积的取值范围.

19.在锐角中,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点为的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

(1)若,求的值;

(2)在(1)条件下,求的最小值;

(3)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C

B

A

C

CD

ABD

题号

11

答案

ACD

1.B

【分析】运用复数除法运算求出,再根据虚部概念得解.

【详解】由于,则,则复数的虚部为.

故选:B.

2.C

【分析】先求出的坐标,再根据向量共线的坐标形式可求参数的值.

【详解】,因为三点共线,

故共线,故,故,

故选:C.

3.D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求得角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知中,,,

故,即,

由于,故,则或,

故A的大小为或,

故选:D

4.A

【分析】先求出,,再利用投影向量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

所以,,

所以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故选:A.

5.C

【分析】由正弦定理得,再由余弦定理求得,得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因为在中,满足,

由正弦定理知,代入上式得,

又由余弦定理可得,因为是三角形的内角,所以,

所以为钝角三角形,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判定三角形的形状,其中解答中合理利用正、余弦定理,求得角的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B

【分析】设,由,结合余弦定理可得,求解即可.

【详解】设,则可得,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