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6课 哈姆莱特(节选)》课件.pptx
文件大小:1.21 M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1.71千字
文档摘要

哈姆莱特(节选);素养目标;作者简介;莎士比亚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十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九部历史剧(如《理查三世》等)、三部悲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7年,包括八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作于此时)、两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

第三个时期是1608—1612年,包括四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题目解说;写作背景;剧情梗概;斗争的艰难在于哈姆莱特是这场谋杀的唯一知情者,复仇重任只能由他一人承担,加上忧郁、优柔的性格,这使他在装疯努力复仇的同时,又陷入迟疑、自责和拖延。哈姆莱特借“戏中戏”确认了克劳狄斯是凶手,却在克劳狄斯私下祈祷时放弃了复仇机会;当他认为复仇时机成熟时,却误杀了大臣波洛涅斯——恋人奥菲利娅的父亲——而使自己陷入被动。最终哈姆莱特除去罪恶的克劳狄斯,但是他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共五幕二十场,课本节选的是第三幕第一场;剧中人物关系介绍;课文探究;2.话剧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试举一例说明。;3.哈姆莱特决心为父报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那么他为什么有意假装成疯子?;4.哈姆莱特在与奥菲利娅的对话中多次提到让她“出家去吧”,他为什么这么说?对话表现了两人之间怎样的冲突?;5.哈姆莱特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快乐的王子:;深入探究;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阅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哈姆莱特表达了什么思想?;②作者通过哈姆莱特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当我们为了目标奋斗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呢?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什么都没有。剧中争夺王位的人、为正义奋斗的人,他们的下场是一样的——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莎士比亚的悲观,恰恰相反,正是这样的悲剧才能够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发人深省正是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之处,也是其悲剧的感人之处。;3.对于哈姆莱特这一角色,争议最多的是他迟迟不行动起来为父亲报仇的原因。哈姆莱特行动迟缓的原因是什么?;延??

戏剧用语,指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紧张的剧情推进过程中,作者将矛盾各要素加以融合与选择,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发展受到抑制或干扰,从而使情节运行达到暂时的缓和,事实上却加强了矛盾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也激发了观众强烈的期待心理。对于“延宕”,学术界一般都视之为哈姆莱特的独特行为。;4.本文的戏剧语言有哪些特点?;③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内容小结;主题归纳;知识梳理;课堂训练;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解析:第一处横线,前面说“莎士比亚作品成了一种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字符号”,后面又说“那么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最好的选择”,可见此处横线所填内容应是说“了解西方文化”。第二处横线,前面说“百科全书”,后面说“包括……”,可见此处横线所填内容应是说莎士比亚作品的“内容丰富”。第三处横线,前面说“又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戏剧文学作品”,后面说“所以我们……”,可见此处横线所填内容应是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形象化的艺术特点”。;3.请把下面的几个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为“人文主义”下一个定义。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解析:把几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首先,确定主干句(核心句),主干句常常是一组短句中的肯定性判断句或结论性语句;其次,把其余短句转化为短语,分别修饰主干成分。把短句转化为修饰性短语时,要安排好各个修饰成分的层次顺序,使其修饰恰当,合情合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