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上海新纪元外国语学校等八校高二第二学期5月月考
历史试题
2025.0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著录之书3461种,79309卷;存目之书6793种,93551卷,两者共收书10254种,172860卷,其中从《永乐大典》目录中辑佚300余种传统文献。魏源曾说:“自乾隆中叶以后,海内士大夫兴汉学,而大江南北尤盛。”这表明,《四库全书》的编纂()
A.奠定了文化盛世的基础 B.全面反映清前期社会风貌
C.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根脉 D.推动了印刷术的革新进步
2.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白晋、雷孝思等人主导了《皇舆全览图》的绘制工作,该图基于地球球体的科学认知,采用了经纬度坐标系,对边疆地区(如西藏、新疆、蒙古)的测绘填补了传统舆图的空白。这说明清初传教士的活动()
A.动摇了天朝上国观念的根基 B.有利于拓展国人的认知视野
C.开创了中国实地测绘的先河 D.折射出清朝开明的文化政策
3.“阿拉伯学者伊本·西纳的《医典》既继承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医学理论,又吸收了印度、波斯和中国的医药知识,成为中世纪欧洲医学教科书。”据此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A.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B.促进了区域文化的融合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4.有学者认为:“自这个民族(俄罗斯)接受基督教以来,就处在一个主教管辖之下,这个主教服从于君士坦丁堡教会并受其规章制度的约束。”此外,凡与宗教有关的案件,均按教会法裁定;教会还可审理领地上的民事案件。主教们甚至还受托监督商业活动中度量衡的准确性。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神学思想呈现世俗化的发展倾向 B.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地区
C.拜占庭文化影响俄罗斯社会发展 D.俄罗斯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
5.下表是印度佛教寓言“三条鱼的故事”的主旨流变情况。据此可判断,古代印度()
出处
故事主旨/寓意
备注
巴利文《本生经》
懈怠懒惰者常误事
批评懈怠懒惰者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运用智慧应对未来之事和突发之事至关重要,行动迟疑导致毁灭
?
阿拉伯语《凯里来与迪木奈》
智者谋事,必在事情发生之前
?
波斯语《玛斯纳维》
人不管年龄的大小,重要的是有智慧
故事被分析,故有多个主旨
寻找归宿要有明智的弃取
不要为了过去的事情而痛苦
泰语《娘丹德莱的故事》
有智者能够逃脱死期
?
A.文化交融决定文明演进 B.宗教观念阻碍文学进程
C.文化辐射区域相对广阔 D.自然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6.图2所示路线反映了()
图2
A.印欧人早期迁徙 B.冶铁技术的传播
C.波斯帝国的扩张 D.亚历山大的远征
7.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6世纪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减少了95%,仅在墨西哥人口就锐减了3500万。美洲人口的锐减()
A.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 B.受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影响
C.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是罪恶的三角贸易导致的结果
8.下图中国际移民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B.战争和地区冲突
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灾难和自然因素
9.下图是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的示意图(部分),据此可以推知,日耳曼人的迁徙()
A.开启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进了区域文化交融认同 D.征服了古代罗马帝国的文化
10.16—17世纪,来自中亚和蒙古的商队频频造访西伯利亚的各个城市,将那里的毛皮和其他商品运往中原地区。传统的“毛皮之路”东段路线在这一时期向东北方向偏移,中俄毛皮贸易取代俄国一中亚毛皮贸易,在欧亚内陆毛皮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毛皮之路”的变化()
A.引发了农牧文明碰撞 B.丰富了丝绸之路内涵
C.深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D.服务于沙俄殖民扩张
11.1683年,阿拉伯人出售的咖啡每磅要价18先令。1774年,英国商人买卖的海地咖啡每磅9先令。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中叶,其咖啡有三分之二产自巴西境内,每磅只要1先令,咖啡开始成为更多人喝得起的大众饮料。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进展 D.垄断组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12.“南海一号”是世界古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商船,从目前清理出的瓷器来看,所出的德化瓷器与中国传统瓷器器形、纹饰等区别较大,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专家推测为南宋时期“来样定做”的外销瓷。这则材料可以用于佐证()
A.南宋对外交往繁盛 B.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