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周口市百师联盟高二第二学期5月联考(B卷)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131.28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6.54千字
文档摘要

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周口市百师联盟高二第二学期5月联考(B卷)

历史试题

2025.0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发现,具有二里头遗址风格的玉牙璋,从中原地区向南,经湖北荆州汪家屋场,延伸至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区,以及在沿长江流域到四川广汉三星堆等地区频频出现,这些玉牙璋多出土于高等级墓葬或祭祀坑。这体现出()

A.夏文化辐射范围较广 B.长距离的贸易活动频繁

C.大一统国家逐步形成 D.南北区域文明同步发展

2.春秋时期,诸侯国在征服地通过设县消灭其部落,公元前704年,楚国灭掉权国(今湖北当阳县),而将其地设置为权县,春秋后期晋国所设“成县”(大县)49个。至战国时期,韩魏赵三国有县150多个。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宗法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C.郡县行政层级逐步确立 D.君主对国土的控制强化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反映了传统的士大夫阶层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内容从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与这一时期家训文化盛行密切相关的是()

A.儒学向基层渗透 B.门阀制度的兴盛

C.传统儒学的复兴 D.宗法制度的强化

4.下表中唐宋人口与耕地的数量在官方统计与实际层面的差异呈现不同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

?

人口数量

耕地数量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

北宋大观四年

唐天宝年间

北宋元丰六年

官方统计数额8700余万

4.84亿亩

4.617亿亩

学者估算实际数额

7000—8000万

约1亿

6.2—6.8亿亩

7—7.5亿亩

A.国家疆域面积的变化 B.土地兼并的发展

C.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 D.土地政策的调整

5.下图是17到18世纪中国每公斤白银购买大米数量的折线图。形成图中走势的主要因素是()

A.粮食商品化发展 B.人地矛盾加剧

C.白银的大量流入 D.商品经济发展

6.薛福成说:“夫西人之商政、兵法、造船、制器,及农、渔、牧、矿诸务……汽学、光学、电学、化学,以得御水、御火、御电之法……乃天地间公共之道,非西人所得而私也。”严复则道“自然公例,即道家所谓道,先儒所谓理。”这反映出()

A.鸦片战争后复古思潮出现 B.知识分子以中学比附西学

C.传统思想制约近代化进程 D.西学东渐普遍影响士大夫

7.1935年6月,红军总部发布了《渡过大渡河后适用的标语口号》,其中包括了对彝、藏、番、回、苗等少数民族的宣传标语,如“明月照天空,灯光遍地生,回汉一家人,打倒鬼子们。”、“彝、番、藏人一律平等!”。这些口号()

A.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 B.赋予了少数民族平等权利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8.1952年至1953年初,《北京日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表了《合作社宣传购粮政策做好供应工作》《右安门乡农民踊跃把余粮卖给国家》《丰台区张仪村展开丰产竞赛并向全区挑战一天缴完公粮》《领导农民走大家富裕的道路》等一系列文章,文章还对开展粮食统购统销原因、方法、结果等问题均有反映。这些文章的发表()

A.宣传了国家土地改革政策 B.标志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

C.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D.体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积极引导

9.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把中国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是在中国又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历史关头发表的。其核心内容应该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摸着石头过河”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0.至2007年底,我国先后将1954和1982年宪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行政诉讼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物权法等15部法律草案全文公布,征求意见。2008年以来,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成为常态。这些做法()

A.反映了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化 B.旨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C.说明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D.积极践行人民民主原则

11.巴勒莫石碑作为古埃及第一王朝的皇家年录,其铭文中记录了埃及古王国时期尼罗河河水每年的高度。后来埃及历代的国王和官吏,也常以治水有方作为自己的重要政绩。这反映出古代埃及()

A.旱灾问题严重 B.王权至高无上 C.治水技术领先 D.重视农业生产

12.中世纪旅行多以朝圣、经商为目的,16世纪旅行被视作拓宽视野、提升修养的途径。蒙田将旅行视为培养人的“学校”,是一种“有益的锻炼”,他在罗马发现“野蛮人”的葬礼比法国更文明,从而反思本土文化的局限性。这反映出()

A.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性的觉醒 B.经济发展拓展人类活动范围

C.启蒙思想助推人的自我完善 D.商品经济促进旅行的世俗化

13.18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