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依托语文要素,指向习作表达的项目式阅读学习.docx
文件大小:40.4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3.48千字
文档摘要

依托语文要素,指向习作表达的项目式阅读学习

【摘要】统编版语文教材单元编排的统整性,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以单元编排的教材为硬核,将《青山处处埋忠骨》和《军神》对比阅读进行教学,聚焦单元要素,指向习作表达,从而进行项目的精心设计,以任务驱动学习,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形式,能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对比阅读教学单元要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围绕某项任务进行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语文阅读教学中,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主体,聚焦单元要素,构建真实的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多态势的深度学习语文,这也是项目式阅读学习的实践探索。

一、“项目式阅读学习”的意义与条件

基于单元编组的项目式阅读学习,是一类更贴近文本教学的探究,是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有效表达形式。在单元编组的逻辑下,“项目”的确定是核心问题,寻找对学生具有学习意义的驱动性主题至关重要。

二、“项目式阅读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项目式学习的项目确定和内容设计,以教材为依托,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前认知经验,围绕一个学习项目,驱动式开展学习实践。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要素为“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其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为“通过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军神》为“通过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变化”。两篇课文分别是相对单一、比较含蓄的“内心世界”和相对复杂、比较细腻的“内心变化”。由此可见,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是在文本中层层深入、步步深化的。理清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助力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为此,笔者尝试以“《青山处处埋忠骨》和《军神》对比阅读”为项目,以“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单元编排的要素为硬核,梳理两篇文本在描写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此任务驱动下的深度学习,使课堂创生更生动、更有效。

三、“项目式阅读学习”的驱动和抓手

作为“两篇文本在描写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的学习项目驱动,以文本内容为重点,寻求了一个可供思辨的焦点作串联,最后形成学生的“项目学习报告”总结,其要点如下:

以单元整组教学思想导入,把本单元的文本作为教学单位,作整体的教学规划。在已经厘清了本单元的重点字音和课文脉络后,再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进行阅读教学,以“比较”为抓手,深化对两篇精读课文主旨及表现手法的认识。

从学生对文本的前认知入手,以“项目预学单”让学生进行自我梳理,如课前布置预学任务:思考《青山处处埋忠骨》和《军神》两篇文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以思維导图的形式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初步整理。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对文本的初步认识,进一步激发其在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又能让教师梳理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流程。

聚焦本单元语文素养,在任务的驱动下,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思辨,分析文本描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2个课时可完成此项学习。实践流程如下:

1.发现相同和不同

有了课前思维导图的辅助,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基于对文本有了充分思考,学生课堂参与度高,精彩纷呈:

(1)相同点。

背景:都发生在战争年代。

选材:都是爱国主义题材。

人物:都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领袖、伟人。

描写手法:都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情节:主人公都承受了并且克服了巨大的痛苦。

线索:都以人物的内心情感为线索串起全文。

学生从内容、写作手法、篇章结构等多个维度梳理了全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家国情怀。同时,也关注到了单元要素在文本中的体现。

(2)不同点。

人物:毛主席、刘伯承。

人物性格品质:①不搞特殊(毛主席),②坚毅(刘伯承)。

情节:①心理描写,承受丧子之痛(毛主席)。②身体描写,承受皮肉之痛(刘伯承)。

描写手法:①直接描写较多(毛主席)。②直接描写(刘伯承)+侧面描写(沃克医生)。

主人公出现方法:①开头直写人名(毛主席)。②结尾揭秘人名(刘伯承)。

在整理不同之处时,笔者看到了学生对文本敏锐的洞察力,有些甚至是笔者在备课中尚未发现的,这是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的深度思考。

2.聚焦不同

从描写方法上看,两篇文本的特别之处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全文用大量篇幅对毛主席进行细节描写,《军神》除了对主人公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还用了大量笔墨对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了侧面描写,来烘托主人公。

教师带领学生聚焦单元要素下的分支,关注写法的特别之处,品读这两篇课文中有关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表现人物内心的不同方法。

(1)聚焦《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