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混悬剂莫颖华90课件.pptx
文件大小:3.1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1.02千字
文档摘要

混悬剂Pharmacyrelatedconcepts莫颖华液体制剂

新课导入

混悬剂概念以固体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药剂。粒度:0.5-10μm难溶性药物

一般下列情况制成混悬剂1药物的用量超过其溶解度而不能制成溶液2两种药物混合→溶解度降低→析出固体药物3产生长效作用(混悬剂比溶液剂吸收慢)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剂使用特别注意

混悬剂的稳定性混悬剂主要存在物理稳定性问题。分类剂型固体颗粒类型分散度大固体颗粒表面自由能高易聚结热力学不稳定大于胶粒无布朗运动重力作用而沉降动力学不稳定

混悬剂的稳定性1混悬微粒的沉降2润湿3混悬微粒的电荷与水化4絮凝与反絮凝5晶型的转变与结晶增长现象6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混悬剂的稳定性混悬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存在密度差,受到重力作用,静置时自然沉降。沉降混悬微粒的沉降符合Stokes定律:

混悬剂的稳定性Stokes定律:

混悬剂的稳定性增加混悬剂动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尽量减小微粒半径;(最有效的方法)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减小固体微粒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

混悬剂的稳定性固体药物能否润湿与混悬剂制备的难易、质量好坏及稳定性关系极大。(以及对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崩解性、溶解性等也具有重要意义)。不润湿的药物不易均匀分散,颗粒会漂浮或下沉。改善方法:加入表面活性剂(润湿剂)润湿

混悬剂的稳定性混悬剂中微粒可因本身离解或吸附分散介质中的离子而带电,具有双电层结构。水分子在微粒周围形成水化膜。荷电与水化

絮凝与反絮凝微粒分散度比较大,表面自由能较大,微粒具有降低表面自由能的趋势,将趋于聚集,由于微粒间的荷电排斥力,阻碍微粒聚集。药剂学相关术语+++++++++++ξ-电位降低加入适量电解质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絮凝

混悬剂的稳定性絮凝:当ξ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混悬剂中的微粒可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的过程。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反絮凝:系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此时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注意:絮凝剂与反絮凝剂所用的电解质相同,只是由于用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稳定性

混悬剂的稳定性助悬剂低分子混悬剂:甘油、糖浆高分子混悬剂:阿拉伯胶、琼脂、CMC-Na硅酸类:硅藻土、触变胶1润湿剂疏水性药物必须加入润湿剂甘油或乙醇等HLB值在7-9表面活性剂2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电解质3

Thanks谢谢大家莫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