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1.能用响度、音调和音色描述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响度、音调哪些因素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通过做“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4.能欣赏我国古代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响度、音调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响度、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鼓、小纸屑、尺子、粗细不同的若干条橡皮筋、疏密不同的梳子、
硬纸片、吉他、音叉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下面让我
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
二、进行新课
1.响度
师在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声音听起来比较响亮,有的听起来又很微弱.针对声
音的这一特性,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请学生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敲鼓发出声音,仔细倾听,尝试描述声音的不同.
学生:声音的大小不同.用力敲鼓面,声音大;轻敲,声音小.
师物理学上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板书: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呢?
演示实验:再请一位同学用力敲打鼓面,鼓声越大,鼓面上的小纸屑跳得越高.
师鼓声越大小纸屑跳得越高,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让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甲:用一只手将一根橡皮筋张紧,另一只手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
也越大.
学生乙:将一把尺子压在桌边,露出桌面一部分.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幅不同,
声音的响度也不同?尺子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学生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音叉的振幅可从
悬挂的乒乓球被弹开角度的大小看出来.
学生丁: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吉他,琴弦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做得也不错.以上的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
师引导学生总结回答并板书.
板书: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师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dB)来表示.请同学们看课本P44“声音的强弱与听觉效果表格,
举例说说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还有哪些?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老师引导其他学生分析点评.
板书:
1
响度还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2.音调
师笛子、女高音的声音高亢瞭亮,大提琴、男低音的声音低沉婉转,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
称为音调.
板书: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师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演示实验:如课本P44页图2-15,用齿数不同的齿轮撞击纸片,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
不相同的.(齿轮转速相同)
学生: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学生边讲解边演示.
学生甲:用一把尺子压在桌边,露出桌面一部分,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当尺子露出部分
较长时,尺子振动较慢,音调较低;当尺子露出部分较短时,尺子振动较快,音调较高.
学生乙:用纸片以相同的速度在疏密程度不同的两把梳子上刮过,音调的高低不同,在密的
梳子上刮过,音调较高;在疏的梳子上刮过,音调较低.
板书:
音调的局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
师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来表示,称为频率.频率的单位
是赫兹,简称赫,用符号Hz表示.
板书:
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