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课题5.1.2等式的性质授课人
素养目标1.掌握等式的性质.
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严密性,同时强化
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变形为xm(常数)的形式.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师生活动
活动一:交流讨论,【课题引入】【教学建议】
引入新知观察2x3,x+13这两个方程,你知道它们的解是什么吗?给学生强调,等式的性
设计意图3质是讨论方程的解法时
xx2.
两个方程的解分别是,
根据解方程的需要,2的重要依据,要认真学好
引出探究等式性质的像2x3,x+13这样的简单方程,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方程的解,但是对本课时的内容.
课题.于比较复杂的方程,仅靠观察来解方程是困难的.因此,还要研究怎样解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了研究解方程,我们今天先来学习等式的性质,
再尝试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活动二:合情推理,探究点1等式的性质【教学建议】
探究新知像m+nn+m,x+2x3x,3×3+15×2,3x+15y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我们教材中对等式的性
设计意图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质,既给出了文字形式的
通过举例验证和首先,给出关于等式的两个基本事实.表达,又用式子形式加以
合情推理,将小学学等式两边可以交换.如果ab,那么ba.描述.两种形式并用来表
过的等式的性质的适相等关系可以传递.如果ab,bc,那么ac.示这些性质,目的在于让
用范围扩大到有理(教材P115思考)在小学,我们已经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学生一方面切实理解等
数.一个正数,同时乘同一个正数,或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正数,结果仍相式的性质,另一方面体会
等.引入负数后,这些性质还成立吗?如何用数学的符号语言
问题已知等式a2b.抽象概括地表示它们.
(1)等式两边同时加同一个负数,如-2,则a+(-2)2b+(-2)成立吗?
对于a2b,不妨设a4,b2.
则a+(-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