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物理新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2025秋.pdf
文件大小:1.7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5.63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能通过实验及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4.能通过音叉实验了解实验中将微小变化放大的方法;能感受物理实验的精彩与奇妙.

5.能欣赏我国古代应用声学技术取得的成就;能将声学知识与医疗、水下探测等技术应用联

系起来.

【教学重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通过对生活和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扬声器、音叉、音乐芯片(小闹钟)、瓶口带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的广口瓶、抽

气机、鼓、小纸人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风声、雨声、读书声一一声音诉说着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欢声笑语表达着我们的喜悦我

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奇妙的“声的世界之旅”吧.

二、进行新课

1.声音的产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播放根据课本P36页图2-1、P37页图2-2、图2-3素材制作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丰

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师在这片声音的海洋中你想知道什么或者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的?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

的?……

(2)探究总结

师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先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请每位同学把手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头上有什么感觉?

学生: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

演示实验1:小纸人在发声的扬声器上跳动;小纸人在发声的桌面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放进

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

师由以上演示实验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甲: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学生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由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播放蟋蟀发声的录像视频让学生观察正在发声的蟋蟀翅膀在振动.

师你还了解哪些动物发声时的相关知识?

学生甲:蜜蜂快速扇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学生乙:鸟鸣叫靠的是鸣膜的振动.

学生丙:青蛙鸣叫是靠气囊的振动发声的.

学生丁: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

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说明你们观察很仔细.生活中的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相应部位振

1

动而发声的.如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柱

振动发出声音的;吹口哨是气流在口腔中摩擦振动而发声的.

板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探究点拨

师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或学习过程中你产生了什么疑惑?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将它们清

楚地表达出来?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感受你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一一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

生活经验或平时观察提出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一一猜想与假设;对问

题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一一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根据计划进行实验并

记录数据这是科学探究的第四步一一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是科学探究的

第五步分析与论证.

【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师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学生思考、讨论.

演示实验2:演示课本P38页图2-4,探究声音的传播.

现象:玻璃罩内有空气时我们可以听到闹钟或音乐盒发出的声音;当用抽气泵抽气时闹

钟声或音乐声逐渐变小.

师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甲:空气可以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