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1).pptx
文件大小:1.02 M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2.43千字
文档摘要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全书知识体系;第一单元知识框架;;课程标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复习导学问题清单】;1(2024·广东·模拟)民法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民法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优先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下列适用民法调整的是()①贾先生将自己一项关于智能插座的发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②作家王先生出版连载小说获得稿费后,向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3870元③张女士把自己的宝石项链卖给了好友李女士,后反悔要求李女士归还宝石项链④某县人民政府未能按时偿还某县银行的贷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核心考点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案例分析;;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

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名词点击;;1.(2024·吉林)小王(15岁)的摄影作品“紫光大桥”在甲杂志公开发表。小王及其父母同意甲杂志社许可第三方使用该作品。经甲杂志社许可,乙杂志转载了该作品。丙公司未经许可,将该作品作为商标用于产品外包装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杂志社与丙公司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

②乙杂志转载该作品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

③丙公司侵犯了小王的著作权和甲杂志社的商标权

④小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以原告身份对丙公司提起诉讼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3.民法的基本原则;2.(2023·湖北)甲乙毗邻而居,二人因琐事多次争吵,关系交恶。甲为泄愤,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噪音和热浪导致乙无法开窗通风透气。乙找甲交涉,要求其移除,甲辩称:“我是安装在自家的外墙上,又没有侵犯你的地盘,嫌吵你可以关窗”。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甲的行为()

①违反了民法的绿色原则②违反了民法的诚信原则

③侵害了乙的所有权④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所以并无不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3.(2023·北京)某居民去办理户政业务,因异地往返不便,一时难以提供相关证明。户籍民警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告知该居民可以采用“个人承诺???的方式先期提交材料,后续由派出所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核实,最终手续得以顺利完成。;?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申请人明确其承诺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体现了民事活动的自愿原则

②申请人承诺失实应承担法律责任,说明权力与责任是相匹配的

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渠道畅通,有助于“告知承诺制”的落实

④政府通过“减证”实现了便民利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内容;地位;【辨识判断】;含义;含义;5.名誉权(与荣誉权);;【拓展】正确认识“英烈条款”

(1)内容:民法典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民法典在人身权保护的规定中,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特别设定的“英烈条款”。

民法典规定:“对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行为,英雄烈士的近亲属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英雄烈士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提起诉讼的,检察机关依法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设置“英烈条款”的意义:

①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敬仰英烈,维护民族情感和社会信仰的价值导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英雄烈士的光荣事迹和崇高声誉凝聚的是民族历史记忆,是我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

③每一位公民对待英雄烈士都要心存敬畏、严守底线、尊重历史、弘扬正气。;归纳提升公民人身权的法律规定(核心知识);;1.我国民法调整公民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3.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

4.在法治社会,人们只要遵守法律就行了,社会就能够和谐。()

5.人身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是其他民事权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6.人格尊严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身自由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7.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享有姓名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8.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

9.用电影明星的照片做QQ头像,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

10.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4.(2023·海南)小吴在某网络平台注册账号,经常上传一些生活照片和日常心得。某日,小吴登录账号时,看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