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28《出师表》(第一课时)导学案 语文版.doc
文件大小:90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1.14万字
文档摘要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28《出师表》(第一课时)导学案语文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作品背景及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2:落实文言字词,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3:理清行文思路,背诵全文,力求当堂成诵,积累名句。

重点:1、了解作品背景及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2、理清行文思路,背诵全文,力求当堂成诵,积累名句。

难点:落实文言字词和句式,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知识链接】1

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181─234),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

【知识链接】2

关于“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出师表》作者是________(时代)政治家________(姓名)。“表”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___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基础积累

1.生字识记:

崩殂()疲弊()陛下()恢弘()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驽钝()陟()罚臧()否()裨()补阙()漏郭攸()之费祎()行()阵和睦长()史猥()自夙()夜忧叹以彰其咎()咨诹()以遗陛下()斟()酌()损益

1、生字注音崩殂(cú)疲弊(bì)陛下(bì)恢弘(hóng)妄自菲(fěi)薄(bó)以塞(sè)忠谏之路也驽钝(nú)陟(zhì)罚臧(zāng)否(pǐ)裨(bì)补阙(quē)漏郭攸(yōu)之费祎(yī)行(háng)阵和睦长(zhǎng)史猥(wěi)自夙(sù)夜忧叹以彰其咎(jiù)咨诹(zōu)以遗陛下(wèi)斟(zhēn)酌(zhuó)损益

2、诵读全文,划出下列句子停顿: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D、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E、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诵读全文,划出下列句子停顿: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D、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E、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3、通假字:

1、必能裨补阙漏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表整数后接的零数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选”,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