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整合重点突破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与热能
(2)化学反应与电能——原电池
原电池定义
2.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突破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计算公式
(1)反应的能量变化=能量之和-能量之和。?
(2)反应的能量变化=断键吸收的能量之和-成键放出的能量之和。?
1.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吸收的能量为E1-E2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2.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合成氨是人工固氮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原理为N2(g)+3H2(g)2NH3(g)。已知破坏1mol有关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如表所示:
H—H
N—H
N—N
N≡N
436kJ
390.8kJ
192.8kJ
945.8kJ
则反应生成1molNH3(g)所释放出的热量为kJ。?
突破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原则
电极反应式遵循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思路
特别提醒给出原电池总反应式书写电极反应式时,可以先写出比较简单的某一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复杂的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较简单的电极反应式,利用此式计算时,须保证总式与分式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2.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
在选择题选项中出现电极反应式时,一般从以下方面判断其正误。
(1)注意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是否正确。如O2-4e-+2H2O4OH-()
(2)注意电极反应式与正负极是否对应。如某电池正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3)注意电极反应式是否符合溶液的酸碱性。如碱性条件下:CH4-8e-+2H2OCO2+8H+()
(4)注意电极产物与电解质溶液是否反应。如铅酸蓄电池负极:Pb-2e-Pb2+()
1.下列电极反应正确的是()
A.以惰性材料为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B.铜、锌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正极反应为2H++2e-H2↑
C.以铜为电极,将2Fe3++Cu2Fe2++Cu2+设计成原电池,正极反应为Cu-2e-Cu2+
D.以铝、铁为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为Al-3e-Al3+
2.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等优点而受到了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Li2+
突破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1.直接特征,直接判断
(1)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
(2)由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和体系的温度、颜色等特征不变可直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间接特征,变量不变
若由m、n、p、ρ、Mr(或M)等物理量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不能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当变化的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可记忆为“变量不变,平衡建立”
1.在一定温度下,向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3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体系中n(CO2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有nmolH—H断裂,同时有nmolO—H生成
2.(2024·河北安平高一月考)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同时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①Cs+H2OgCOg+H2g;
②COg+2H2OgCH3OHg+O2g。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的CO与生成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突破四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相关计算
1.列出一个模型——“三段式”思维模型
解答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题时,一般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列出起始量、变化量及平衡量,再根据题设其他条件和定律列方程求解。如mA(g)+nB(g)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mxmol。
注意(1)a、b也可指浓度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