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改造我们的学习》练习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实事求是”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就能解决中国革命的一切问题。
B.“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C.我们做事情只要尊重客观事实就能取得成功。
D.“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
【答案】B
【解析】A选项“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但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充分条件;C选项做事情仅尊重客观事实还不够,还需要正确地去研究和把握规律等;D选项说的是“实事求是”的地位和意义,并非其含义。B选项准确解释了“实事求是”在文中的含义,与原文相符。
2.下列对文中“主观主义的态度”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地工作。
B.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C.有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D.是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答案】C
【解析】原文说主观主义“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C选项表述错误。A、B、D选项都符合文中对主观主义态度的描述。
二、多选题
1.《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的特点有()
A.鲜明性B.严谨性C.生动性D.简洁性
【答案】ABC
【解析】文章语言鲜明,如明确指出主观主义是大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正确态度;严谨性体现在论证过程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生动性表现为使用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等形象的表述。而简洁性并非本文突出的语言特点,文章论述较为详细、全面,所以不选D1。
2.下列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的表现有()
A.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做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B.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C.割断历史,只注重研究当下。
D.有目的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使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
【答案】ABD
【解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要求不要割断历史,C选项“割断历史,只注重研究当下”是主观主义态度的表现,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A、B、D选项都符合文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的描述2。
三、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地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上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
1.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
【答案】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引出规律作为行动向导,而当时党内很多人违背了这一要求,做研究工作的脱离实际搞空洞理论研究,做实际工作的不注意客观情况单凭热情行事。
【解析】首先明确文段前半部分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做法,后半部分通过“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引出当时党内存在的错误做法,将两者进行对比,从而突出论述的核心内容。
2.文中提到的“相反”具体指什么?
【答案】“相反”具体指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的那样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引出规律作为行动向导。做研究工作的不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只进行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研究;做实际工作的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
【解析】结合前文对正确做法的阐述和后文对错误做法的描述,“相反”就是对两者差异的概括,具体表现为做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违背正确要求的行为2。
四、语言表达题
仿照《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部分的论证思路,写一段论述“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的文字,不超过200字。
【答案】我们主张将我们的工作方法改进一下。当前,存在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一种是盲目蛮干的方法,工作中不做规划,不考虑实际情况,只凭一股蛮劲,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另一种是科学合理的方法,做工作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规划,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注重细节,能高效地完成任务。我们应该摒弃盲目蛮干的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解析】《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部分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思路,先提出要改造学习的主张,然后对比主观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两种不同的态度。这里仿照此思路,先提出改进工作方法的主张,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