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什么里的爱主题作文
藏在粽子里的爱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端午的歌谣在记忆深处悠悠唱响,那浓郁的粽香,亦如潮水般漫上心间,将我温柔包裹,带我回到那段有奶奶陪伴的温馨时光。
小时候,每逢端午前夕,奶奶总会精心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她从橱柜里捧出珍藏许久的粽叶,那粽叶泛着淡淡的青绿色,仿佛还带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糯米则被提前泡在木盆里,颗颗饱满,宛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红枣也被洗得干干净净,宛如红宝石般诱人。
奶奶将粽叶轻轻一折,便折出一个小巧的漏斗形状。她的动作娴熟而优雅,眼神专注而温柔。接着,她用勺子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糯米,缓缓倒入粽叶漏斗中,再放入两颗红枣,那红枣在雪白的糯米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然后,她又添上一层糯米,将红枣稳稳地埋在中间。奶奶笑着说:“红枣藏在里面,吃的时候才更有惊喜呢。”
在我眼中,包粽子就像一场神奇的魔术表演。奶奶那布满老茧却灵活的双手,轻轻一绕、一系,一根细细的粽绳便将粽子扎得紧紧实实。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在奶奶的手下诞生,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盆里,仿佛等待检阅的士兵。
粽子包好后,奶奶把它们放入大锅里,添上足够的水,然后点燃灶火。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映照着奶奶慈祥的脸庞。奶奶守在灶旁,不时往灶里添柴,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守护着一份无比珍贵的宝贝。我在一旁看得入神,奶奶笑着对我说:“乖孩子,别急,粽子要慢慢煮,味道才好。”
漫长的等待后,粽香终于弥漫了整个屋子。奶奶揭开锅盖,热气腾腾的粽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她捞出一个粽子,放在碗里,轻轻剥开粽叶。瞬间,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那软糯的糯米,香甜的红枣,让人垂涎欲滴。奶奶吹了吹粽子,递给我:“小心烫,慢慢吃。”我咬上一口,软糯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滋味。
如今,奶奶已经离我而去,但每到端午,我总会想起她包的粽子,想起她慈祥的笑容和温柔的话语。那藏在粽子里的爱,如同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星辰,照亮了我的童年,温暖了我的一生。
藏在唠叨里的爱
“多吃点青菜,别光吃肉,营养要均衡!”“出门记得带钥匙,别又丢三落四的!”“作业做完了吗?别总拖到最后才着急!”从小到大,妈妈的唠叨就像夏日里的蝉鸣,不绝于耳,曾经的我,总是对这些唠叨感到厌烦,觉得妈妈太过啰嗦。直到经历了那件事,我才真正明白,这唠叨里藏着深深的爱。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上学。妈妈一边帮我拿外套,一边唠叨着:“今天天气冷,多穿点衣服,别冻感冒了。把围巾围上,还有手套,一定要戴好……”我不耐烦地打断她:“知道了,知道了,都说了多少遍了!”说完便匆匆出门,把妈妈的话抛在了脑后。
走在上学的路上,寒风如刀割般刮过脸颊,我这才后悔没有听妈妈的话多穿点衣服。我缩着脖子,双手插在口袋里,还是冻得瑟瑟发抖。就在这时,我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等等,孩子!”我回头一看,是妈妈。她手里拿着一件厚外套和一条围巾,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这么冷的天,穿这么少怎么行?”妈妈一边唠叨着,一边把外套给我穿上,仔细地帮我系好扣子,又把围巾围在我的脖子上,还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那一刻,我感受到妈妈的手是那么温暖,她的唠叨也不再刺耳,而是充满了关切和爱意。
我抬起头,看着妈妈被寒风吹红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突然明白,这平日里让我厌烦的唠叨,其实是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她用这些唠叨,为我筑起了一道爱的防线,时刻提醒我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从那以后,我依然会听到妈妈的唠叨,但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厌烦。因为我知道,这唠叨里藏着妈妈深深的爱,是世界上最温暖、最珍贵的声音。每当我听到妈妈的唠叨,心中就会充满力量,因为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有妈妈的爱陪伴着我。
藏在作业本里的爱
在我的书架上,珍藏着一本有些破旧的作业本。它的封面已经磨损,纸张也有些泛黄,但对我来说,这本作业本却无比珍贵,因为它藏着老师对我的爱。
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是李老师。李老师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师,她总是带着微笑上课,对每个学生都关怀备至。
有一次,我的语文作业写得很潦草,字歪歪扭扭,就像喝醉了酒的小人。我自己心里也知道写得不好,但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交了上去。第二天,作业本发下来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本子,只见上面用红笔写满了批注。
“你的字写得太潦草了,老师都快看不清啦。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能让人赏心悦目。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字写好,加油!”在错别字旁边,李老师也细心地标注了正确的写法,并在旁边画了一个可爱的小笑脸。看着这些批注,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心里既惭愧又感动。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认真练字,努力把字写得工整漂亮。每次交作业时,我都期待着李老师的评语。而李老师也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她总会在我的作业本上写下鼓励的话语。“有进步哦,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