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7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4.56千字
文档摘要

《文字学》

?

题型

描述

题目

状态

操作

主观题

论述题

一.分析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并指出其六书类别和本义:

来孔羔斤膏無

二.你认为仓颉作书的传说透露出了那些有关汉字起源的文化信息?:①汉字的起源时代是黄帝时代;②在将原始记事符号收集、整理、加工成文字系统的过程中,众史官也就是巫师集团,曾经发挥过独特的作用,原始汉字是巫史创造的。

三.举例说明形声字形符表意有哪两种情况。①表示形声字的本义。例如:辉、爸、斧、狗、鼻、站、到、罔。②表示形声字字义的类属。例如:从玉的形声字中,据《说文解字》,“璧“本义是瑞玉环,“瑗”本义是大孔璧,“璜”本义是半璧,“瑛”本义是玉光,“玲”本义是玉声,“理”本义是治玉,诸字字义不同,但跟玉都有关,“玉”作为形符,表示出它们的字义类属。

四.结合先秦习俗和《说文解字》对“孟”字的说解,解说“孟”字的形体和本义及其所传达的文化信息。①先秦有食长子的习俗,东越和南楚在春秋时仍有此俗。②《说文解字》:“孟,长也。”段玉裁注“长子也。”《说文解字》“皿,盛食器也。”③商代金文“孟”从子从皿,象用盛食器盛小孩形,春秋金文“孟”再加上“八”,“八”表示剖分,故该字形象以皿盛子,分割而食之形。从金文字形看,“孟”是盛在盛食器中的小孩,而古人训“孟”为“长”,为“长子”,称头胎所生之子为“孟子”、“首子”,排行以孟、仲、叔、季为序,每季的首月称孟春、孟夏、孟秋、孟冬,④“孟”字的形体和本义,实来源于古代存在过“食长子”(或称“食首子”)的习俗,这表明汉族人也曾和少数民族一样,在上古有过“食长子”的习俗。

未做作业

做此题

?

?

?

?

?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

一、文字学术语解释

1.小学?????2.小篆?????3.大篆???4.古文???5.合文

6.以形会意字??7.借形变体字??8.合音字??9.异体字??10.古今字

二、填空

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金文编》的作者是(?????)。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文字。

6.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文字、(???)文字三类。

7.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异体字的(???)和(???)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而表音性(???),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削弱而(????)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16.汉字字形不仅所记词义有的要随汉语的发展演变而演变,所记语音有的也要随(??)的演变而发生变化,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17.除了字形比较法和综合论证法之外,考释古文字通常使用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有(????)和(????)。

18.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