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毕节市七星关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5.7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7.51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毕节市七星关区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报考人员有舞弊等严重违反招聘纪律行为的,()年内不得报考公安机关辅警。

A.5

B.2

C.1

D.3

【答案】:A

2.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将()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监察事项指定给其他监察机关管辖。

A.下级

B.省级以下

C.下一级

D.市级以下

【答案】:A

3.辅警纳入公安警务督察部门的督察范围,()部门应当及时纠正辅警的违规违纪行为,受理涉及辅警的控告投诉,积极保护辅警的正当权益,纪检部门应调查处理相关违纪违规行为。

A.纪检

B.刑警

C.警务督察

D.政工

【答案】:C

4.公安机关在查处张某利用赌博游戏机为赌博提供条件案件中,对下列人员不能作为为赌博提供条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处罚的是()。

A.丁被张某聘为保安员,专门负责看场子

B.甲被张某聘用为收银员,专门负责费用结算

C.丙被张某聘为服务员,专门负责为参赌人员递送茶水,打扫赌场卫生

D.乙被张某聘为上分员,专门负责为参赌人员上分下分

【答案】:C

5.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因违法行为人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自公告之日起()内,违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辩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30日

B.15日

C.60日

D.7日

【答案】:D

6.在公安机关调查取证过程中,对拒不提供证据的知情人或者其他证人,()。

A.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积极说服、教育,使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C.采取强制措施

D.进行传唤

【答案】:B

7.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

A.6个月

B.3个月

C.12个月

D.2年

【答案】:C

8.辅警应当严守工作纪律,规范履职,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行为规范的是。()

A.对工作中遇到或发现突发、重大情况,立刻报告

B.有事外出提前书面请假并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不擅自离岗或事后请假

C.值班备勤期间溜岗去办私事

D.工作期间用语文明、行为得体、精神饱满、举止端庄、履职规范

【答案】:C

9.下列不属于辅警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谁担责

B.谁使用

C.谁负责

D.谁管理

【答案】:A

10.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规定的,适用()的有关规定。

A.行政处罚法

B.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行政复议法

D.公安机关内部文件

【答案】:A

11.下列属于违反经济方面纪律行为,给予留用察看;情节严重的,予以解除劳动关系的是()

A.擅自驾驶公务车辆的

B.组织或参与色情、赌博、吸毒、迷信等活动

C.利用工作之便,为谋取私利或受人请托,有索要、收受财物以及行贿行为的

D.因生活作风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

【答案】:C

12.交警支队辅警刘岩协助民警张宏在履职过程中损毁一辆群众方虎单车

A.辅警刘岩

B.民警张宏

C.交警支队

D.群众方虎

【答案】:C

13.违法行为人被决定行政拘留,应当在行政拘留期限内予以折抵的是()

A.因同一行为被继续盘问的时间

B.因同一行为被刑事拘留的时间

C.因同一行为被传唤的时间

D.因同一行为被取保候审的时间

【答案】:B

14.小李是一位新民警,来到该单位听说这次事件,主动向刘某前来咨询学习面对溺水警情的处置过程,下列说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救助过程中,及时对家属做好情绪安抚和解释工作

B.接到报警电话后,问明现场情况迅速出警

C.若现场没发现溺水人员,应当迅速返回单位等待下一步指示

D.可以优先指派具有救援技能的民警前往事发现场

【答案】:C

15.接指挥中心指令,新华小区门口停有一辆可疑车辆,现指派三名民警前往盘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三民警接到指令后应当询问车辆的详细信息、车内人员情况

B.到达现场后民警应对车辆进行前期观察,不要贸然接近,观察完后三人再进行沟通、分工

C.当民警接近车后备箱时要按压一下后备箱,确认后备箱锁闭

D.三民警可以直接到驾驶室侧要求驾驶员出示证件

【答案】:D

16.下列情形中,构成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A.甲对单位调整其岗位不满,在主管领导办公室大声质问,被同事及时劝阻

B.乙因征地纠纷多次跑到施工单位找相关领导,该领导避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