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2025四川凉山州木里县考试选聘社区工作者3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
B、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
C、“知识产权”是外来语
D、“知识产权”的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答案:B
解析:知识产权的客体必须是人们能够感知的。故选B。
2.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的评选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A、荀慧生
B、常香玉
C、王汉伦
D、阎立品
答案:A
解析:A项,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故选A。
3.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的最根本原则是()。
A、人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集体主义
答案:D
解析: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赵某为索取债务而将李某拘禁于一偏僻的废旧厂房内,然后向其家属要求偿还李某所欠债务10万元,赵某的行为构成()。
A、绑架罪
B、非法拘禁罪
C、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
D、抢劫罪和非法拘禁罪
答案:B
解析: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而本题并不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只是为了索回自己的财物,因此不构成绑架罪和抢劫罪。故本题选B
5.这篇公文的主要语言风格是()。
A、平实易懂
B、准确生动
C、艰深晦涩
D、庄重周严
答案:D
解析:公文语言有着与其他文章不同的特点,即准确、庄重、平实、简明。作为批复,尤其要做到庄重周严,所以选D。
6.从世界范围看,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多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多保持在30%以下,他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这启示我们,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必须()。
A、重视科技创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B、大量引进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
C、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D、加大“走出去”的力度,适当减缓“引进来”的步伐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要重视科技创新,提高研发投入占比,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同时,也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综合国力。B项错误,引进技术属于“引进来”的举措,与题干无关。C项错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属于“引进来”举措,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迫切需要。但题干强调的是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对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D项错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但题干并未涉及“引进来”。故选A。
7.下列选项中,符合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
A、甲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B、乙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
C、丙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D、丁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答案:C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逃逸行为必须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脱离现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以下两种情形不应认定为逃逸:(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况,不应按交通肇事后逃逸来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害人亲属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而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2)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张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让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