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黄石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有人说: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你怎么看?
【答案】:(1)如果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它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那么反腐败就是错误的。但现今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在抓经济的同时,反腐败也紧抓不放。说明,腐败不仅对经济发展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还是经济发展的拦路石。(2)。腐败非但不是润滑剂,而是社会的大毒瘤与癌细胞,它侵袭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危害着国家发展的事业。就象厦门远华走私案件,表面似乎给厦门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但是在远华走私最猖狂的时候,也是我国石化行业亏损最厉害的时候,它混乱了市场秩序,给我国的财政收入带来了数以百亿计的损失。所以反腐败势在必行。(3)。作为公务员,更应以史为鉴,在腐败问题上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与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益观、地位观与权力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解析】这道公务员面试题旨在考察考生对“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这一错误观点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对腐败危害的认识和自身廉洁自律意识。对错误观点的驳斥题干中“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假如按照此观点,腐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那么反腐败就成了错误行为。然而在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都不遗余力地开展反腐败工作。这一事实充分说明腐败不仅无法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强调腐败的危害腐败并非如某些错误观点所说的是所谓的“润滑剂”,而是社会的大毒瘤和癌细胞,严重侵蚀着社会健康的肌体,对国家的发展事业造成极大危害。以厦门远华走私案件为例,表面上看似乎给厦门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但实际上在远华走私最为猖獗的时候,我国石化行业却陷入了严重亏损,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国家财政收入蒙受了数以百亿计的损失。这充分体现了腐败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所以坚决开展反腐败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对公务员的要求作为公务员,需要以史为鉴,在腐败问题上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地位观和权力观,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你的同事或上级正在做一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但你看见了他们,同时他们也看见了你,你该怎么办?
【答案】:对这件事要分清性质,区别对待。如果他们正在做的是正当的、不违背原则和国家法律的公事,只不过需要保密,那么我会按照国家保密法或单位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对此事守口如瓶。如果他们正在做的是涉及个人或家庭隐私的私事,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那么我也会替他们保密。如果他们正在做的事,只是违犯有关规章制度,或者只是违反社会道德,并不违法,那么我会当场进行劝阻。如果是严重违法,或者严重损害国家集体的财产利益,那么我会立即予以制止,事后还会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回答思路是:分析事件性质+区别对待。这类题目的关键点在于假如意外事件的性质违背原则或国家法律,一定要义正言辞的表明态度。
【解析】本题为公务员面试中的情景处理题,旨在考查考生在面对复杂人际关系和特殊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原则性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破题点在于依据事件性质的不同,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同时要展现出公务员应具备的原则底线和职业道德。破题点分析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精准判断事件性质,并依据不同性质采取相应措施。尤其当事件违背原则或国家法律时,必须明确表明坚决的态度。答案解析#保密情况公事保密:若同事或上级做的是正当、不违背原则和国家法律且需要保密的公事,应当依据国家保密法或单位规章制度,严格守口如瓶。这体现了公务员对工作纪律和保密规定的严格遵守,维护工作的安全性和严肃性。私事保密:对于涉及个人或家庭隐私且不违法的私事,同样要替他们保密。这展现了公务员尊重他人隐私、注重道德修养的品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劝阻情况当他们做的事仅违反有关规章制度或社会道德但不违法时,要当场进行劝阻。这反映出公务员对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的维护意识,能够在不严重的违规情况下及时制止错误行为,避免问题恶化。#制止检举情况若事件严重违法或严重损害国家集体的财产利益,需立即制止,并在事后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这充分彰显了公务员的原则性和正义感,在面对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时,坚决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总体而言,该答案思路清晰,从不同的事件性质出发,给出了合理且符合公务员职业要求的处理方式,既体现了灵活性,又坚守了原则底线,能有效应对面试中此类情景处理题的考查。
3、某地在建桥梁发生坍塌,且有10多名工人受伤,作为政府机关值班人员,领导让你去处理,你怎么处理?
【答案】:首先,我会立刻联系120救护人员说明情况,请他们派足够数量的救护车迅速赶往事发地。在路途中我会联系交管局、路政局、安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