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西安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某省会城市一街道办事处,将20多位科级以上干部的姓名、照片、所在单位与职务、家庭住址等信息在社区内公开,以便社区群众对这些干部的“八小时之外”进行党风廉政监督。此举一出,便引发争议。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看到这个题目,使人们容易想起最近几年一直争论不休的党政领导干部财产是否应该公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涉及特殊群体的个人隐私权与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博弈的问题。(2)由于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我们的领导干部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贯彻者和执行者,更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利,所以,领导干部这个特殊群体不能等同于一般群众,它首先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不能借口个人隐私脱离人民群众的监督。但也不能忽视和践踏这一特殊群体的隐私权,因为领导干部也是国家公民,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3)具体到本题中,我认为可以将这些领导干部的姓名、照片、所在单位与职务予以公开,但不宜将家庭住址一同公布。
【解析】题干分析本题为一道综合分析类题目,围绕某省会城市街道办事处将20多位科级以上干部多项信息公开以接受社区群众“八小时之外”党风廉政监督这一举措引发的争议,要求考生谈看法。此举措涉及干部个人权益与群众监督权利的平衡问题,需要考生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和阐述。答案解析1.联系相关热点问题:答案开篇将此问题与党政领导干部财产是否公示的争议相联系,指出二者本质都是特殊群体个人隐私权与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博弈。这体现了考生具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联想能力,能够从宏观层面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2.阐述领导干部应接受监督的原因:从党的宗旨出发,强调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私利,领导干部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不应有私利,应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不能以个人隐私为由脱离监督。这一论述从政治高度和党性原则的角度,为群众监督的合理性提供了坚实依据,展示了考生对党的性质和领导干部职责的深刻理解。3.兼顾领导干部合法权益:在强调领导干部应接受监督的同时,答案也指出不能忽视和践踏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公民所拥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包括隐私权。这体现了考生思维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避免了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情况,展现了对法律和人权的尊重。4.提出具体处理建议:针对题干中的举措,答案提出可以公开领导干部的姓名、照片、所在单位与职务,但不宜公布家庭住址。这一建议既考虑到了满足群众监督需求的一面,又兼顾了保护干部个人隐私的合理诉求,是一种较为平衡和可行的处理方式,体现了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务实的态度。总体而言,该答案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既体现了对原则问题的坚定立场,又兼顾了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是一个较为优秀的答题思路。
2、你为某单位办事员,一天,一位同事拿着副市长写的条子,请你帮忙办事,但你知道,办了此事可能会影响老百姓的利益,你会怎么办?
【答案】:这是一个涉及与领导、与同事、与群众三重关系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到我和领导、和同事的关系。第一,在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很正常,我要端正心态作出妥善处理。第二,与来找我办事的同事进行交流,弄清楚要我帮忙办理事情的性质。如果这件事情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而且还不违背工作原则,不影响老百姓的利益,我会欣然接受,主动帮助配合同事完成这件事情,如果办这件事情违背工作原则,影响老百姓的利益,我会委婉地向这位同事亮明我的工作原则,婉言谢绝他,如果这位同事拿副市长的权威来压制我或者强迫我,我会想办法通过联系副市长的秘书或者写信的方式,向副市长详细说明缘由,我相信副市长在了解真实情况后,一定不会怪罪我的。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同事有困难找我,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帮助,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坚持党的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不能徇私枉法,不能为了谋求和领导及同事的关系去损害群众的利益,这叫以权谋私。
【解析】题干分析本题是一道公务员面试中常见的人际关系与原则问题类题目。它模拟了一个在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两难情境,即同事拿着副市长写的条子要求办事,但此事可能影响老百姓的利益。这需要考生在维护与领导、同事关系的同时,坚守工作原则和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原则底线的把握。答案解析#整体思路答案整体围绕如何正确处理与领导、同事、群众的三重关系展开,核心是在遵循工作原则和保障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妥善应对同事拿着副市长条子办事的情况。采用了先表明态度,再具体分析处理方式,最后总结原则的思路。#具体内容1.表明态度:答案开篇指出这是涉及三重关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