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南昌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假如领导安排调换你的工作岗位,你认为原来的岗位更能发挥你的特长,而且你正在业余进修,新的岗位需要经常加班。你几乎不可能有时间学习。你怎么办?
【答案】:领导要调换我的工作岗位不外乎出于两种考虑:我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或原岗位埋没了我的才能。不管是哪一种原因,我都必须离开该岗位。既然这样,我就不应该再坚持让领导仍把我留在该岗位,而应尊重领导的意见、服从领导的安排,在新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地工作,在实践中找到工作和学习的契合点,争取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解题思路:反思+表决心。这道题与前面的题目有些不一样。前面可能都涉及与领导沟通的部分,但是这道题主要在协调环节,重点内容在于谈自己的想法,最后再表决心。对于工作岗位调换问题,应该无条件服从领导的安排。
【解析】此题为公务员面试中常见的工作安排协调类题目,旨在考察考生面对工作岗位调整这一情况时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题干分析领导安排调换工作岗位,但原岗位更能发挥自身特长,且正在业余进修,新岗位经常加班会导致没时间学习。这构建了一个工作安排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情境,需要考生在尊重领导安排和保障自身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答案解析原因分析合理:答案首先对领导调换岗位的原因进行了合理推测,认为领导要么是觉得考生不能胜任原岗位,要么是认为原岗位埋没了考生才能。这体现了考生能够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领导安排的可能性动机,展现出较强的职业理解和大局意识。服从安排态度明确:明确表示不管是哪种原因,都应尊重领导意见、服从领导安排。这凸显了公务员应具备的服从意识和组织纪律性,在工作中要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解决问题有思路:提出要在新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工作,并努力在实践中找到工作和学习的契合点,争取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这体现了考生面对问题积极主动的解决态度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兼顾工作和个人学习发展。解题思路清晰:答案遵循了“反思+表决心”的解题思路,先反思领导安排的合理性,然后表明自己在新岗位上的工作态度和决心。这种思路清晰明了,符合此类题目的答题逻辑,能够让考官清楚地了解考生的思考过程和应对方案。总体而言,该答案全面考虑了题干中的各种因素,体现了公务员应有的职业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处理工作安排与个人发展的冲突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2、某省会城市一街道办事处,将20多位科级以上干部的姓名、照片、所在单位与职务、家庭住址等信息在社区内公开,以便社区群众对这些干部的“八小时之外”进行党风廉政监督。此举一出,便引发争议。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看到这个题目,使人们容易想起最近几年一直争论不休的党政领导干部财产是否应该公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涉及特殊群体的个人隐私权与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博弈的问题。(2)由于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我们的领导干部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贯彻者和执行者,更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利,所以,领导干部这个特殊群体不能等同于一般群众,它首先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不能借口个人隐私脱离人民群众的监督。但也不能忽视和践踏这一特殊群体的隐私权,因为领导干部也是国家公民,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3)具体到本题中,我认为可以将这些领导干部的姓名、照片、所在单位与职务予以公开,但不宜将家庭住址一同公布。
【解析】题干分析本题为一道综合分析类题目,围绕某省会城市街道办事处将20多位科级以上干部多项信息公开以接受社区群众“八小时之外”党风廉政监督这一举措引发的争议,要求考生谈看法。此举措涉及干部个人权益与群众监督权利的平衡问题,需要考生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和阐述。答案解析1.联系相关热点问题:答案开篇将此问题与党政领导干部财产是否公示的争议相联系,指出二者本质都是特殊群体个人隐私权与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博弈。这体现了考生具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联想能力,能够从宏观层面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2.阐述领导干部应接受监督的原因:从党的宗旨出发,强调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私利,领导干部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不应有私利,应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不能以个人隐私为由脱离监督。这一论述从政治高度和党性原则的角度,为群众监督的合理性提供了坚实依据,展示了考生对党的性质和领导干部职责的深刻理解。3.兼顾领导干部合法权益:在强调领导干部应接受监督的同时,答案也指出不能忽视和践踏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公民所拥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包括隐私权。这体现了考生思维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避免了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情况,展现了对法律和人权的尊重。4.提出具体处理建议:针对题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