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息问
以G
1“双一流”建设内涵对财务信息化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双一流”建设中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筹安排经费能力逐步增强。特
别是随着动态筛选机制的引入,“双一流”建设的资金分配依据高校的建设情况进
行动态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高校“重申报轻建设”的问题,更加突出绩效导
向,国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高校则加大支持力度。作为高校财
务部门,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关键
环节改革、优化经费报销流程、加快资金使用效率、完善财务监管体系,积极应
对“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挑战。
2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化存在问题分析
财务管理系间不能完全整合兼容。当前,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系与其他
职能部门管理系之间,例如财务数据与国资数据、人事数据、学工数据等尚未
实现有效兼容,信息资源不能实时共享、同步更新。同时,国库系的接口未对
各高校开放,与其他系未能实现对接,财政资金的日常支付现状依旧是人工逐
笔录入。信息孤岛的存在,一方面降低了工作效率,耗费大量人力、时间进行数
据的提取、核对工作;另一方面也不能发挥财务信息对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
程度、提高财务管理服务质量、辅助学校领导层决策的作用。
财务信息化建设受到领导层的忽视。一方面,由于领导层普遍没有财务业务
基础,缺乏基层工作调研,不能给财务工作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由
于经费来源和学校性质的制约,领导们往往把主要经费和精力投入到学校基建、
学科、科研等发展上,普遍重视经费的预决算和执行情况,而忽视了财务信息化
在提高财务效率、辅助决策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成为导致高校财务信
息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缺乏财务信息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目前各个高校财务部门多使用天财、神州
浩大、用友等核算软件,较难做到二次开发实现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对接取数来
提高财务效率,也难以满足“双一流”建设对经费多元化管理的需求。长期以来,
财务信息科的人员作为“非会计”人员,仅仅承担着财务核算系的后台维护、系
升级等工作。高校普遍缺乏既能做系开发又能理解财务业务流程,将财务知
识通过信息技术准确呈现的复合型人才,今后如何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势必成为高校财务信息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3G高校实施财务信息化路径分析及建设成果
3.1G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
近年来,G高校致力于高校财务管理转型发展,依托“互联网+”、“大数据”、
“智能化”等信息技术,结合自身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本文通
过对G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描述,旨在阐述已取得成效的同时,给各高校财务
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借鉴参考。
G高校基于大财核算系,针对自身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二
次开发与升级,先后自主开发了预算管理、网络报账、薪资经费管理、合同管理
系等多个财务信息化系,已逐步实现与人事数据、科研数据、国资数据、学
工数据、教务数据的互联互通。规划路径还将开发项目库管理系、内控风险管
理系以及基于以上所有系基础数据生成的一决策支持系,最终将依靠大
数据技术让海量数据成为有效数据,变核算数据为管理数据,提升数据价值,建
立全面的成本分析和绩效评价体系,为辅助决策服务。
3.2G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财务管理效率。在常规预算编制方面,槟弃了传的
电子表格填报模式。通过预算系实现校内各部门网上申报、编制、汇总、逐级
审批、经费批量下达、拆分及实时进度计,极大提高了预算的执行效率和准确
性,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科学精细化的技术支持;在
会计核算方面,网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