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物联网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13.73 K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9.68千字
文档摘要

物联网题库(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UP模式下和LTE的区别()。

A、增加用户面承载过程

B、增加挂起恢复功能

C、增加短消息发送功能

正确答案:B

2.以下哪个不是导致NB-IoT无线链路失败相关的定时器和计数器?()

A、T301

B、T310

C、T302

D、N31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T301是RRC连接建立定时器;T310是无线链路失败定时器;N310是无线链路失败计数器;而T302是小区重选定时器,与无线链路失败无关。

3.S11接口运行的是什么协议()

A、GTPV0

B、GTPV2

C、GTPV1

D、PMIPV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S11接口运行的是GTP-V2协议。GTP-V2主要用于S11接口,实现E-NodeB和MME之间的用户面数据传输、控制面信令交互等功能。

4.下列物联网连接技术里面符合3GPP规范的有哪些?

A、2G

B、3G

C、NB-IOT

D、Emtc

正确答案:D

5.请问下面选项中哪项不属于人们常说横在物联网应用前有三座大山()。

A、网络技术

B、微型化、低成本化

C、高性能处理器

D、实时处理海量感知信息并存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物联网应用前常说的三座大山是微型化、低成本化,网络技术,实时处理海量感知信息并存储,高性能处理器不属于这三座大山。

6.互联网+隧道组网模式的专用APN建设周期为()

A、一周

B、二周

C、一个月

D、两个月

正确答案:A

7.有关物联网组网方式中的现场总线连接技术,描述错误的是()?

A、协议简单

B、容错能力强

C、成本高

D、实时性较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现场总线连接技术具有协议简单、容错能力强、成本高、实时性强等特点。所以描述错误的是实时性较差,答案选D。

8.DLAck/Nack的时长最小为()。

A、1ms

B、2ms

C、3ms

D、4ms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DLAck/Nack的时长最小为2ms。在LTE系统中,下行ACK/NACK反馈信息是用于告知基站终端是否正确接收了下行传输的数据。其最小时长规定为2ms,以满足系统对于反馈及时性和准确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9.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GIS

C、RS

D、3G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GIS(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和可视化等操作,能够分析处理空间数据的变化。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遥感(RS)主要用于获取大面积的地理信息;3G是一种通信技术,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等通信相关功能,均不能像GIS那样专门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

10.NB-IoT上行信道最大重传次数为多少?

A、64

B、128

C、256

D、1024

正确答案:B

11.支持短信、数据通信、语音基础服务的物联卡业务,需要严格落实()的原则,屏蔽不必要的语音和短信功能,确保开通功能与协议约定的使用场景和所需功能保持一致。

A、功能最大化

B、数量最大化

C、功能最小化

D、数量最小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物联卡业务要严格落实功能最小化原则,屏蔽不必要的语音和短信功能,这样能确保开通功能与协议约定的使用场景和所需功能保持一致,避免因功能过多带来风险或不符合使用要求等情况,所以应选功能最小化。

12.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被认为是()的突出特点。

A、以太网

B、感知网

C、泛在网

D、互联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泛在网强调广泛存在的网络,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是其突出特点。以太网主要用于局域网内设备的互联;互联网侧重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联通信;感知网主要侧重于对物体的感知功能,并非突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

13.下列指标中哪个属于评估NB-IoT系统调度类指标?

A、边缘RS-SINR

B、MAC层上行平均BLER

C、Ping包成功率

D、RRC连接建立平均时延

正确答案:B

14.OneNet平台对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软件升级(SOTA)是通过OTA方式对设备的()进行升级

A、OS

B、模组

C、MCU

D、驱动程序

正确答案:C

15.是将先进的通信和操作处理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由信息,摇杆技术与生物技术支持的定时、定量实施耕作与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

A、A绿色农业

B、B精准农业

C、C生态农业

D、D智能农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精准农业是将先进的通信和操作处理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由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与生物技术支持的定时、定量实施耕作与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绿色农业强调生产过程的环保、安全;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智能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的农业模式,但精准农业更突出这种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