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青年设计师培训体系构建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课程体系架构
01
培训项目背景
03
教学方法设计
04
核心能力培养
05
实践项目规划
06
成果评估体系
01
PART
培训项目背景
企业战略人才需求分析
企业战略与人才需求的匹配
根据企业战略确定未来所需人才类型,包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
01
分析青年设计师在企业战略中的角色,以及他们在实现战略目标中的关键作用。
02
现有青年设计师能力评估
对现有青年设计师的能力进行评估,找出与战略需求之间的差距。
03
青年设计师在战略中的位置
青年设计师能力模型
专业能力
包括设计原理、设计流程、设计技能等,是青年设计师胜任设计工作的基础。
02
04
03
01
团队协作能力
能够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提升团队整体效能。
创新能力
能够提出新想法、新视角,不断挑战传统,为设计带来新的灵感和创意。
自我学习与成长能力
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跟上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己。
行业发展趋势匹配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了解并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包括设计理念、工具、材料等,以便在设计中应用。
01
市场需求变化
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能够及时调整设计策略,满足市场需求。
02
竞争格局与机遇
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发现市场空白和机遇,为青年设计师提供发展空间和平台。
03
02
PART
课程体系架构
涵盖色彩学、造型学、空间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基础知识。
设计原理与基础
电气设计原理、电路分析、电气设备选择与应用等电气设计基础知识。
电气设计基础
创新思维、用户研究、设计流程等设计方法与思维训练。
设计思维与方法
基础设计理论模块
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等电力系统课程。
01
PLC编程、传感器与执行器、过程控制等自动化控制技术课程。
02
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
能效评估、能源管理系统、节能技术与应用等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课程。
03
自动化控制技术
可持续设计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与能效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LEED认证、能效评估与优化等绿色建筑与能效应用课程。
环保材料与可持续采购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材料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可持续采购策略等环保材料与可持续采购课程。
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法规与政策等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课程。
1
2
3
03
PART
教学方法设计
工作坊沉浸式教学
小组合作
工作坊以动手实践为主,让学生亲身参与设计过程,从实践中掌握设计技能。
激发创造力
强调实践操作
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解决问题,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真实项目场景模拟
模拟真实项目流程,让学生学习项目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全过程。
项目管理
引导学生分析客户需求,培养设计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客户需求分析
模拟多部门合作,让学生熟悉实际工作中与不同部门沟通协作的情况。
跨部门协作
行业导师带教机制
一对一辅导
为每位学生配备行业导师,提供个性化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
01
导师团队由资深设计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
02
拓宽职业视野
通过导师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03
导师团队经验丰富
04
PART
核心能力培养
熟练运用AutoCAD、EPLAN等电气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模拟仿真。
数字化设计工具掌握
掌握CAD/CAE软件应用
了解建筑信息模型(BIM)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能够进行三维建模和协同设计。
熟练使用BIM技术
熟悉数字化交付流程,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图纸审查、批注和版本管理。
掌握数字化交付工具
能源管理方案创新
能源审计与优化
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现有能源系统进行审计,提出节能优化方案。
01
新能源应用设计
了解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掌握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02
智能电网技术
熟悉智能电网技术,能够应用于能源管理和监控系统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3
加强与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其他专业人员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项目进程。
沟通能力提升
将电气设计与其他领域如机械、管道等相结合,实现跨学科协同设计。
跨学科知识融合
了解国际标准和规范,同时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进行电气设计创新。
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实践
跨领域协同设计
05
PART
实践项目规划
智能配电系统设计
智能配电系统概述
介绍智能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功能。
01
设计流程与标准
讲解智能配电系统设计的流程、标准以及关键参数。
02
典型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智能配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03
系统仿真与优化
使用专业软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