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类别
Xx公司
文件编号
FMCP-QAD-003
程序文件
版别
A/3
文件名称:HSF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页码
1of5
1、目的:
为确保不符合要求的HSF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处理,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以及与不合格的HSF产品混杂,特制订本程序。
2、控制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的环保材料,HSF过程中间产品和最终HSF产品中所出现的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处理.
3、职责:
3。1品保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全面控制和识别工作及主导异常处理的模拟演习。
3。2生产部重点负责过程中间产品中的不合格品控制处理和识别。
3。3采购部协助负责原材料不合格品的控制处理和改进工作。
3。4业务部协助最终产品中不合格品的控制处理和质量反馈跟踪工作。
4、定义:
4。1HSF不合格品:是指不满足HSF相关要求的产品(如无HSF产品特性之标识,HSF要求特性之检测结果不满
足要求,无规定要求之有效检测证明报告,包装方式不符合HSF产品之要求等),此不合格可能发生在采购产品、过程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中,为确保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必须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
5、工作程序:
作业流程图
记录/表单
权责部门
不合格采购品
不合格采购品
不合格在制品
不合格成品
通报给客户
不合格品标示与隔离
不合格品信息通报
不合格评审
采取处理方式
纠正预防措施
结案
相关部门
不合格标签
品保部
供应商改善行动要求/制程异常反馈表/OQC检验异常通知单/8D改善报告
品保部
采购/工程/生产部/品保部/相关部门
采购/工程/生产部/品保部/相关部门
记录归档
品保部
5。1原材料HSF不合格品的控制:
5.1.1当IQC检验发现上述4.1任一不符合项时,IQC检验员应及时将此批物料贴上红色“不合格标签”,准确填写《原材料检验报告单》,并上报品保经理经以上人员审核,仓库依照品保经理审核的意见将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FMCP-QAD-003
程序文件
版别
A/3
文件名称:HSF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页码
2of5
不合格原材料进行区分隔离,同时由品保部组织相关人员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时由ROHS专员抽样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确认;若确认结果为不合格,则针对该批次不合格原材料的不合格状况向供应商报告并进行跟踪调查,必要时需跟踪调查前期交货批及使用该物料生产出货产品的品质状况,相应的不合格原因必须提出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
5.1。2当发生过超标的材料供应商,IQC针对该供应商所有材料必须采取加严检测,风险等级提升为高风险级别并按高风险管理级别的原材料进行管理。
5。2生产过程HSF不合格品控制:
5。2。1当IPQC检验原材料或半成品发现上述4.1任一不符合项时,IPQC应及时将此批物料或半成品贴上红色“不合格标签”,生产线负责区分隔离,并及时向主管或经理报告测试结果,由品保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确认,必要时由ROHS专员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确认;若确认结果为原材料不合格,则按5。1。1流程进行处理,同时IPQC针对不合格原因的改善措施进行跟踪;若确认为生产过程污染造成,则由IPQC跟进制程污染源的清理和改善结果,直到验证合格后方可重新生产.
5。3最终产品HSF不合格控制:
5。3.1当OQC检验发现上述4.1任一不符合项时,OQC应及时将此批成品贴上红色“不合格标签”,生产线负责区分隔离,并及时向主管或经理报告测试结果,由品保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确认,必要时需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确认,若确认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则需识别出是原材料不良还是制程污染,同时将原材料或生产批次所涉及到产品全部区分隔离,必要时需通知到客户端,若是原材料不良则按5。1.1流程进行处理;若是生产过程污染造成,则按5。2.1流程要求处理。
5.4当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公司内部检测发现不合格时,要及时分析原因,经确认为超标不合格的产品批次(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辅料等)必须全面展开到前后3个以上批次(但不限于此),相关批次被确认完全OK后方可投入使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如涉及到客端的产品必须通知到客户端),IQC/IPQC/OQC需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至少进行连续5个生产批次的测试跟进(微软要求),同时将建立的“纠正预防措施”横向展开到其他型号产品及相关的作业活动。
5.5HSF不合格退货的处理:
5。5.1客户退货原因调查分析:当业务员或QA接到客户的反馈信息后,品保及工程相关人员需在24小时内针对客户反馈的信息进行确认调查,并告知客户采取初步有效措施,调查确认过程中要求客户及公司内部提供相关的记录进行跟踪调查,必要时对相关产品材料进行区分隔离,同时要求在三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