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信息素养与信息资源检索16学时教学大纲.docx
文件大小:43.8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2
总字数:约3.8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6

PAGE5

PAGE1

“信息资源检索”课程教学大纲(16学时)

课程中文名称:信息资源检索

课程英文名称:InformationResourceRetrieval

课程类别与性质:通识教育理论课程/学科教育理论课程,必修

总学时:1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8学时;上机实习为8学时)

授课学期:第3~7学期

适用专业:本科、专科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学生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专业外语及本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建议该课程在大三以后开设,亦可采用分段式教学,在大一、大二时开设本课题的基础课程,大三以后开设进阶课程。

后续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一、课程简介

“信息资源检索”是培养学生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与利用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主要讲授信息、知识与情报及文献的基本知识,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计算机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方式、检索技术等内容,讲解著名的中文、外文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及知识产权与专利信息的检索方法,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科技信息的综合分析与利用,学术道德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内容。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检索在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提升科研水平、撰写论文、申报科研项目,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益处与作用,特别是对本科学习阶段进行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帮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及分析研究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课程思政设计

“信息资源检索”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的课程,在很多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引入思政元素,用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事例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讲解信息、知识及情报的概念时,可以列举“铁人王进喜”的事例;在介绍知识产权知识的同时,讲解中华民族近代史、现代史。在实现知识传授的同时,引领学生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并结合我国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1

通过对信息、知识、文献及情报基本概念的学习,认识信息资源,掌握鉴别信息资源的能力,能够辨识正确的信息资源,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类型,提高对信息媒介的敏感性、接受性、快速反应性、推理性,做到对信息的反思性发现,做到自觉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

(二)课程目标2

通过对检索语言、检索原理、检索方法、检索途径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检索技术,有效获取所需信息。

(三)课程目标3

掌握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信息分析处理工具,如CNKI的E-Study、NoteExpress、EndNote、Mendeley等。

(四)课程目标4

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态度及团队合作、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尊重并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内容,学会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学会科技文献写作的基本方法,如毕业论文的写作等,并在遵守学术道德的基础上,具备合理、合法参与学术团体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课程与上机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课程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事先为每名学生设计一个不同的课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课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机实习让学生通过具体实际课题检索实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并掌握在理论课程中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这也是本课程的主要特点,即实践性强,有关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信息检索的技术和技巧,以及信息处理所学习的信息分析和文献管理等内容均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检索及分析研究能力。

五、教学手段

教学中采用线上(长江雨课堂)、线下课堂融合式教学,利用沈阳理工大学一体化网络平台“学堂云SPOC”及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六、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表1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方法

1

信息资源检索概述

(1)信息素养与元素养

(2)信息概述

(3)信息资源

(4)信息资源检索

(5)搜索引擎

(1)明确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

(2)掌握信息、知识、文献与情报的基本概念;

(3)了解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4)掌握信息资源检索定义及类型;

(5)认识各种类型网络搜索引擎并了解其特点

2

课堂授课

2

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1)信息需求分析与表达

(2)检索原理

(3)检索方法

(4)检索工具

(5)检索语言

(6)检索途径

(7)检索效果评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