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查报告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得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得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得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得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得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得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得趋势。
通过走访调查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惠尔动物营养有限公司对中职生得需求,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得就业去向就就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单位就业得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得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得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16、37%。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就就是:从事第一产业得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7、31%;从事第二产业得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38、53%;从事第三产业得毕业生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54、16%。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就就是:在本省(区、市)就业得毕业生数为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62、95%;到异地就业得毕业生数为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就就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得比例为70%左右;到境外就业得毕业生数为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0、52%。就业渠道情况就就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得毕业生数为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得毕业生为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9、74%;其她渠道就业得毕业生数为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就就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就就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得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90%;农业类专业就业率最低,为89、75%。
调查数据显示,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1386、1元,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得占57%,月薪在1500至2000元得毕业生约19%。
(二)、近几年中职生就业率高得原因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得就业率,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得人才得强劲需求。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得调整,产生了对专业人才得新得类别需求、层次需求和数量需求,像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护理等不少行业都出现了人才紧缺得情况;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用工单位需要得大量技术工人短缺,出现了“技工荒”,中职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得因素还在于中职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也低于大专以上学历得人员。
一就就是国家政策得支持,2007年8月6日我国政府给予中职院校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三年制得补两年;根据党得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得要求,经国务院同意,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
二就就是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首先学校努力转变办学得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得专业,努力突出职业教育得特色。其次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得培养模式。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第三各学校都重视和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
三就就是中职生自身得素质高,在就业方面,中专生有优势,动手能力强,工作要求不高,扎实肯干。中职毕业生受青睐,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职生就业拥有“一技之长”。现在职校不单要求学生要拥有毕业证书、相关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还要有英语等级证书或口才和写作证书等,“多证合一”使得毕业生能迅速适应用人单位工作需要,上手快、技术熟练等。再加上中职学校面对市场办学,而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